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焕发“新气质” 迈向“高质量” 2017年马鞍山市经济社会发展交出提气“成绩单”

皖江晚报 2018-01-05 12:31 大字

◆文/本报记者刘挺通讯员杨帅

历史如永不停歇的车轮,时光镌刻下砥砺奋进的足印。

站在新年起点上回望2017,熠熠生辉的发展历程尤显不凡。1月4日,2017年马鞍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过去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转型发展任务,马鞍山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审时度势、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迎难而上,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现、经济更具活力和韧性,焕发出“质优速稳”的新气质,亮出“高质量发展”新底色,交出了一份既喜人、又提气的耀眼“成绩单”。

GDP连闯3个百亿元关口,达1720亿元(预计数,下同),年GDP净增额创建市以来新高;多项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及长三角城市平均水平;全年民生支出189.06亿元,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据,勾勒出马鞍山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更彰显出这座城市全力推动“三个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马鞍山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信心和底气。

民生改善,实打实的“获得感”

收入持续增长、就业保持平稳、物价基本稳定、社保日益健全……2017年,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惠及民生的重大项目密集落地,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百姓,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全年民生支出增长6.1%

2017年,马鞍山市全年民生支出189.06亿元,增长6.1%。全面完成33项省民生工程,办好6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居民的“饭碗”越捧越牢、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以下。

困难群体居有其所,新建成公租房7724套,新增1453户享受廉租住房补贴。

扶贫攻坚取得突破,马鞍山市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等政策措施,选派590名干部专职扶贫,深入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全面完成26个贫困村出列和9375人的脱贫任务。

全市人均指标领跑全省

2017年,全市人均指标领跑全省,群众的“钱袋子”更鼓、“获得感”更强,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达1.12万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万元,比上年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万元,增长9%。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低位运行。去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2%,涨幅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看实力,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看速度,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增长;看绩效,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看赶超,经济增长快于全省及长三角……稳中有进,绘就了马鞍山经济的“高颜值”。

稳中有进,经济运行“颜值高”

GDP净增额创建市以来新高

2017年,全市经济增长稳健,主要指标增幅运行在合理区间,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外贸进出口总额等指标总量持续位居省内城市前列。

GDP连闯3个百亿元关口,达1720亿元,比上年增长9%,年GDP净增额创建市以来新高。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等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及长三角城市平均水平。

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工业是马鞍山经济的主体,工业稳则经济稳。

2017年,全市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5%。大中型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增加值增幅达11%,成为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和稳定器。以马钢、华菱星马为代表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2倍,使得马鞍山经济“体能”越来越充沛。

“三驾马车”动能强劲

内需、投资、出口被视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2017年,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伴随着中高端消费品的供给和需求能力的有效释放,全市消费品市场呈现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2017年,全市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年固定资产投资2230亿元,增长8%,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零部件基地、聚亿太阳能智能跟踪系统等248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康佳新型节能环保技术产业化、惊天液压破拆属具及装备生产等155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在招商引资方面,2017年,顺丰创新产业园、摩利纳轨道交通、奥克斯空调、沈阳机床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00个。

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2017年,全市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和指定口岸平台对外开放功能,构建“口岸+产业+市场”一体化的口岸经济区。与欧洲5家使领馆、3家商协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9%。

财政收入增幅创5年来新高

随着各种经济指标的持续上扬,政府“钱袋子”也越来越充实。2017年,马鞍山市全面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深化国税、地税合作,健全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强化税收监管,开源节流、多措并举,提升财政收入质量。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45.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增幅创5年来新高。

质量就是生命,对一家企业发展如是,对一个市域经济发展亦如是。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质量变革是经济发展满足社会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新兴产业势头强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2017年,马鞍山经济成色更纯、底色更亮、根基更牢,正朝着质量更好、效率更高、动力更强的发展方向阔步挺进。

动能转换,发展迈向“高质量”

创新驱动引领发展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2017年,马鞍山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构建创新生态链条,为全市发展输送不竭动力。加强创新主体培育,与大院大所合作,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6件。“8533”科技创新工程完成,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50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8家。新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64家。

动力转换,动能澎湃。2017年,伴随着先进产能稳步发展、优质供给加快孕育,新动能逐渐挑起大梁,成为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动力。经济结构日益优化,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8%,快于第二产业增幅0.9个百分点。新产业快速成长,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和高新技术增加值分别增长23.8%和25.1%。新业态蓬勃发展,限上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20%,明显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

新企业加速孕育,新登记私营企业0.78万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55万户。

发力供给侧精准“去降补”

2017年,全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三去一降一补”,助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马钢压减过剩产能126万吨,开展打击“地条钢”专项整治行动,钢铁产业明显好转。去库存取得新成绩,商品房预售面积去化周期为10.1个月,比上年年末缩短2.8个月。去杠杆、降成本成效显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2.9%,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费用分别比上年减少1.7元和0.6元。补短板卓有成效,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4.6%,快于全部投资增幅6.6个百分点。

新闻推荐

马鞍山飞翔砂板乒乓球俱乐部“出征”中国首届砂超联赛

本报消息记者孙敬清报道2017年12月30-31日,由中国砂板乒乓球联盟等单位主办的2017-2018中国砂板乒乓球超级联赛暨甲级联赛揭幕战,在南通市东方中学体育馆举行。马鞍山飞翔砂板乒乓球俱乐部亮相此次...

马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马鞍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