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林散之 为何葬在了安徽的采石矶

合肥晚报 2021-02-02 08:11 大字

○晚年林散之

○林散之草书作品

○幽静的林散之艺术馆

说起书法界“草圣”林散之,应该不少人都知道。但好多人可能不知道,林散之是在74岁高龄时才“一举成名”,属于典型的“大器晚成”。而且,让好多人不理解的是,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江苏的林散之,却在去世后将自己葬在了马鞍山的采石矶边。

“生平为痴诗书画”

1898年11月的一天,林散之出生在江苏省江浦县一个叫蒲圩的地方。据林氏宗谱记载,因为林散之是“以”字辈,出生不久,父亲就给他取名“林以霖”。因为在家族兄弟中排行第五,大家又叫他“小五子”。这个“小五子”生下来不久后因为疾病,左耳就有点聋,稍长几岁后话也不多,别人都认为他呆,就又改叫他“五呆”。

林氏宗谱还记载,林散之虽然出生在江苏,但他祖籍是安徽和县乌江镇七棵松。林家祖上以捕鱼为生,家境贫寒,到了林散之父辈时候才有好转,因为林散之大伯父屡立战功,清同治年间被封为建威将军。受此荫庇,林家在江浦县距乌江镇一里之外的江家畈村建造了一座官邸,前后共三进,加上厢房,共有四五十间平房,林家成为地方大户。

林散之虽然憨痴,却酷爱绘画。小时候就非常喜欢抓起父亲记账的毛笔在账本上涂抹着人头、小猫、小狗之类,等大人发现时,整个账本已经被画得一塌糊涂了。特别是在10岁那年,林散之随父亲参加亲戚的婚礼,在这次婚礼上他闯下了一个大祸,但却也因祸得福。

那是参加婚礼的前一天晚上,睡不着的林散之避开大人悄悄走出房间,因为他对白天看到大厅里一堵新刷的白墙有了兴趣。于是,他偷偷拿起瓦工刷锅灶的黑灰,在墙上忙活起来。第二天,是新人大喜的日子,但是大家看到墙上的东西后,都愕然了:一头肥壮高大、精神抖擞、昂首嘶鸣的大黑驴跃然墙上。大家议论纷纷,林散之父亲知道是自己那“不安分”的儿子干的,就准备去“收拾”他。这时,亲友中有一位叫曾梓亭的地方名士却提出反对意见:“这么有才华的孩子,为什么要打他呢?”而后来,林散之正是通过曾梓亭的举荐,才跨进艺术的宫殿。

据史料记载,在林散之13岁的时候,父亲不幸病故,林家一下子家道中落。这时在曾梓亭的介绍下,林散之独自一人到南京拜张青甫为师学画。张青甫开始以为林散之是乡下孩子,还有点呆,但看到他画人像、勾轮廓都很熟练,又写得一手好字,立马另眼相看,开始精心地教他画画。但好景不长。学艺一年多后因为患病,林散之又从南京回到了家乡。

林散之从南京回来之后,一边在家苦读,一边经亲朋推荐在私塾教书。在这期间,林散之开始自号“三痴”。很多人不解,他也从不解释。于是有人说元代有黄大痴,清代有王二痴,林散之是想继而有三;也有人说,古谚有“一聋三痴”,林散之取其自嘲。这些解释对不对,谁也不敢断言。不过,我们从林散之十七岁时候做的诗《自概》中似乎发现了端倪:“生平为痴诗书画。”

在林散之的艺术生涯中,还有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他的恩师、前清进士张粟庵。张粟庵不仅根据“三痴”的谐音给林散之取名“散之”,使之成为林散之终生使用的名字。而且,他还把林散之介绍给他的朋友黄宾虹学画画。而黄宾虹也非常器重林散之,在他家学习的几年间,时常取出家里收藏的历代名家字画,让林散之细心体察,并口传身授,作画示范,使得林散之的进步很快。

七十四岁“一举成名”

从三岁案头涂鸦到六岁开始临帖、十岁学画人像、十八岁跟随张栗庵学诗文、三十二岁赴上海师从黄宾虹学山水画……综观林散之的艺术历程,可以看到,他由楷书入门,晚年蜕变,声名鹊起。其作品炉火纯青,风格鲜明,这不仅得益于他坚实的书法功底,更与他广博的学识和正直坦诚的人格密切相关。他在艺术之路上从不停歇,最终成为继王羲之、怀素、王铎之后的又一草书名家。

说起林散之的刻苦学艺,就不得不说他“七十二岁指残”这一故事。

据相关史料记载,1970年除夕,林散之在和县乌江镇浴室洗澡时,路过汤锅的木盖,不料木盖突然断裂,林散之跌入沸水,一旁人即抓住他的右臂上拖,导致手臂上的内外皮层多被拉脱,颈部以下皆被烫伤,面积占全身百分之七十,被紧急送到南京鼓楼医院医治。医生考虑到他的书艺追求,将粘连在一起的拇指、食指、中指割开,而无名指、小指已弯向手心,难以分开。令人惊奇的是:数月后,林散之竟奇迹般地又开始写字作画了,且创造出了书法新境界,更为苍辣、厚朴。后来,林散之自号“半残老人”,并作诗以志,“拍案惊心六十秋,未能名世便残休。情犹不死手中笔,三指悬钩尚有求”。

而在林散之的人生历程中,1972年可以说是个特殊的点,这个点让他由一个不知名的画师蜕变成了闻名中外的大家。

1972年8月,为庆祝中日恢复邦交,《人民中国》杂志计划出版一期“特辑”,林散之草书条幅《东方欲晓》得到了启功、顿立夫、赵朴初、郭沫若等人的高度评价,被排在了特辑第一页。此特辑发行后,林散之的书法在国内乃至日本书法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而这一年,他已经74岁了。

1984年5月15日,日本最负盛名的大书法家青山杉雨访问南京,书写了“草圣遗法在此翁”献给林散之。由此,林散之开始被称为“当代草圣”。

与安徽的不解之缘

采石矶,位于马鞍山市区西南约5公里处。这个因三国时盛产五彩石而得名的地方和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在风光绮丽的采石矶风景区内,有一大片竹林,寒冬时节,这抹翠绿显出一丝温暖来。而在温暖翠绿的掩映下,几间茅草顶的建筑则比较突兀。这就是建在这里的林散之艺术馆。

林散之艺术馆设计为园林风格,占地约3800平方米,绿草如茵的庭院里,主馆、副馆和学术馆三个地方以茅草为顶,粉墙红窗的仿古建筑错落有致。而主馆内收藏着林散之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一百余幅,大多为草书精品; 他生前所作写生画稿及诗作手稿则保存于副馆内。1989年12月6日,林散之病逝于南京。根据老人遗嘱,林家后人将林散之和妻子合葬在马鞍山采石镇的小九华山麓。1996年,迁葬于太白楼旁的林散之艺术馆内。

追溯林散之的人生历程,我们发现他大部分时间跟马鞍山都没有联系,为什么林散之艺术馆和墓地却选在采石矶呢?据相关史料介绍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林散之祖籍是和县乌江,采石矶与乌江隔长江相望,林散之生前曾多次登临采石矶,面临滚滚长江,遥望家乡,写生作画,抒情赋诗。可以说,采石矶称得上林散之的望乡台。其二,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林散之生前最仰慕李白的人品和才华,素有“归宿之期与李白为邻”的愿望。1982年清明节,林散之为夫人盛德粹题写的墓记称:“翠螺山(采石矶)色阳晴变,扬女潮声近近连。身后一抔平静土,共君永此傍青莲。”其心仪先贤的坚决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林散之和安徽的“不解之缘”还有几个方面:首先是他祖籍安徽;其次,他的三位恩师范培开、张栗庵、黄宾虹都是安徽人;同时,林家祠堂在安徽,林散之的姐妹也都嫁在安徽。

因此,从这些方面我们就不难理解,作为“江苏人”的林散之,为何去世后“长眠”在了安徽长江边的采石矶。○马珍雯程堂义

新闻推荐

和县12万亩辣椒走向机械化定植 ■通讯员 郭彤彤

和县12万亩辣椒走向机械化定植■通讯员郭彤彤和县历阳镇太平村的90米长的蔬菜大棚里,四垄新插的辣椒苗长势喜人。“今年体...

和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