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按图施工” 已定下“小目标”: 让老百姓“大病不出县 小病不出镇”
11月14日,和县人民医院医生与该院香泉分院医生进行远程医疗会诊。
11月20日,和县中医院姥桥分院(原姥桥镇中心卫生院)二楼,走廊里静悄悄,推开一个个诊室,里面却是满满当当的人。
“多亏县里的医院给予支持,现在医院业务范围不仅扩大了,医疗设备更新了,环境也变好了。”负责人沈志龙说,以往每年门诊量2万人次,今年前10个月,门诊量就已超过3万人次。
原姥桥镇中心卫生院的变化正是得益于和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和县是2019年安徽省37个紧密型医共体改革试点县之一,也是马鞍山市唯一一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会上,和县作为试点县,按照安徽省“两包三单六贯通”建设路径,先行先试,为今后在全市推广提供好的经验做法。
资源下沉:
小医院和大医院成为“一家人”
沈志龙口中的“县里的医院”指的是和县中医院。2018年12月和县中医院与姥桥镇中心卫生院组建紧密型医共体。2019年1月5日,“和县中医院姥桥分院”正式挂牌,开展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工作。
“和县中医院不遗余力加大对医共体单位的改造力度。”和县中医院分管负责人胡宗群介绍, 和县中医院还派驻大外科主任孙维志挂任姥桥分院业务院长,大内科护士长石雯雯挂任姥桥分院护理部主任。对姥桥分院给予全面的技术指导,带去的都是先进的科室管理经验,从医疗、护理、感控方面发现问题并开展了整改,加强无菌观念,建立了病区腕带核查、输液标签等规范护理行为。特别是设备基金投入、双向转诊信息化、中医特色康复专科帮扶,事无巨细,效果也很明显。
有了“金刚钻”,自然敢揽“瓷器活”。沈志龙介绍说,医共体建设以来,和县中医院还为医共体单位功桥卫生院提供影像会诊及指导10例,为医共体单位白桥卫生院提供远程心电会诊6例。和县人民医院为医共体结对单位,定期坐诊共914人次,开展Ⅰ、Ⅱ类手术32例。
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带来的不仅是社会效益,还有经济效益。以姥桥分院为例,2018年全年各项收入700万元左右,加入医共体之后,今年截至11月初,就有800多万元进账。
师带徒:
先进诊疗技术扎根镇医院村诊所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更要让先进诊疗技术扎根基层。和县人民医院以“师徒关系”为纽带,帮助村医提高技能。和县香泉镇新建村卫生室的村医陈兴文与和县人民医院糖尿病领域的专家副主任医师周琼结成了“师徒关系”。陈兴文将在实际听诊过程中的困惑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向“周老师”汇报。
徒弟学得认真,师傅教得尽心。在和县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周琼指着手机说,“我经常会给他们(徒弟们)发一些在看病过程中遇到‘超纲题目’(特殊病例),开阔眼界,让他们来尝试诊断,然后进行点评,提高他们诊断水平。”
师徒学习,还用上了互联网。11月14日下午2时20分,一场远程会诊正在进行。香泉分院的医生徐青友上传了多张病人CT影像给和县人民医院本埠医院的医生徐勇,对一些有疑惑的地方进行提问,徐勇一一回答。
为了让“师徒关系”常态化制度化,和县人民医院组建了医共体官方微信交流群,印发了《和县人民医院县域医共体1+1+1结对师带徒名单》,组织临床和医技科室的技术人员与乡镇卫生院的临床和医技科室人员、村医结成固定的“师徒关系”,加强学术交流,帮助村医提高技能、规范服务。目前,和县人民医院有老师29人,学徒73人。
此外,还经常性选调一些村医来县城免费进修学习。同时,为强化医务人员业务培训,编写印发了《乡镇卫生院常见病门诊和住院诊疗规范》和《村卫生室常见病门诊诊疗规范》。从人到技术全方位手把手提高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诊疗水平。
小目标:
“镇上有,何必再往和城走”
“姥桥镇上有,何必再往和城走。”和县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刘旭说,全县医共体建设目标就是要实现老百姓“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镇”。
为此,和县中医院立足自身特色,支持帮扶医共体单位姥桥分院开设了中药馆、康复专科和疼痛治疗中心,下派专家驻点帮扶,每天派驻康复科医护人员坐诊,指导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如针灸、推拿、火罐、艾灸、理疗。
姥桥镇姥桥社区居民阮峻平就是被优质的医疗吸引过来的病人之一。阮峻平患腰椎间盘突出20多年,他说,为了这个病东奔西跑了很多年,去过许多城市的医院救治。“现在好了,家门口就能看上病了。”阮峻平说,不但距离近,钱也花得少了。就这一次治疗2000多块钱,医保报销一大部分,个人掏400块钱就够了。距姥桥镇40多公里的香泉镇,常年与香泉镇卫生院打交道的吴云也深有感触,“患糖尿病七八年了,今年专家来坐诊,看病更方便了。对老百姓来讲,更实惠了。”
受惠于医共体建设的,还有西埠镇居民何寿武。因误服药物到和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单位西埠镇卫生院就诊,镇卫生院在初步诊断以后,认为病患较为危险,一边打电话给和县人民医院,一边安排车辆将病患送往县城。和县人民医院开通了绿色通道,直接进驻ICU,直至病情缓解。何寿武享受的,就是医共体双向转诊带来的红利。
据介绍,和县通过制定医共体双向转诊管理办法、设立双向转诊接待处、通过转诊信息平台转诊等办法提高转诊率。以和县中医院为例,前8个月,医共体内各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通过双向转诊系统上转患病人数119人次,下转患病人数31人次。
“‘两包’到位了,医保资金都在一个‘水缸’里,改变了过去各自为政的局面。中心药房已经在运行之中。上级医院对下级医院的坐诊帮教以及双向转诊都在逐条落实。医防融合,让更多的居民不生病、少生病和晚生病的机制正在形成。”刘旭说,随着和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有序推进,各项成效逐步显现,安徽省提出的“两包三单六贯通”正在和县一步步实现,50多万和县人民群众将获得更多的健康红利。
文图/记者 杨正文
通讯员 张建军 韩亮 唐晓红
新闻推荐
和县37座旅游厕所改造完毕并投入使用 重点区域还建设了第三卫生间和母婴室
和县善厚镇万元寺景区旅游厕所外景本报消息记者陈义山通讯员周蓉蓉张玲玲报道11月4日,历时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和县37座旅...
和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