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行:“惠民贷”情暖创业者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9-03-08 13:18 大字

■ 本报记者许梦源

通讯员卜小严

“身在异乡,却能得到家乡银行的资金支持,农商银行真是咱自家的银行!”说这话的,是马鞍山市和县人干联萍,对于一直在海南打拼事业的她来说,今年过年和县农商银行的一笔贷款,让她倍感温馨。

“我早年做豆腐生意起家,来到海南创业,前些年又和朋友合伙做过文件柜加工厂,这两年想流转个店面做回老本行,经营豆制品,但厂子的转让费要六十多万元。 ”干联萍说:“我东拼西凑也只凑到四十多万,一度放弃了这个想法。”今年过年期间,回到家乡的干联萍在与同乡聊天的过程中,得知和县农商银行有一个“惠民贷”业务,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她来到和县农商银行,咨询贷款的事。 “没想到农商银行很支持咱们在外创业的人,很快帮我办下来了15万元的贷款,新的一年,我终于能开起自己的店了! ”

近年来,国家倡导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扎根基层的银行,和县农商银行响应政策,于去年五月推出了“乡村振兴惠民贷”业务,该业务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以惠民便民为核心,以金农易贷卡为主放款渠道,放宽了过去农户小额贷款的种种限制,凭借“群体广、额度高、下款快、利率低、期限灵活、还款便捷、可多渠道自助办理”等农商银行独有的优势,迅速赢得了当地乡村客户的一致好评。

“资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基层创业者和实体经济经营者面临的最大问题,‘乡村振兴惠民贷’不仅重点解决他们的资金短缺问题,更在实际办理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为客户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为干联萍办理业务的和县农商银行五显集支行行长胡学铭告诉记者,该业务从申请到下款,客户只需要签一次字即可,最快当天放款,对急需金的客户来说是非常好的选择。

对这一点深有体会的还有在云南省普洱市做金属加工生意的俞益军,他在外打拼近十年,拥有自己的文件柜生产加工厂,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流动资金紧缺成了他面临的首要问题。 “也不是没想过在云南当地的银行贷款,但毕竟是‘外地’,总是对利率、还款等问题不太放心。”俞益军说,回乡时,同乡做生意的朋友给他介绍了和县农商银行的“乡村振兴惠民贷”,不到两天他就获得了15万元的贷款,这让他很高兴:“办理手续非常的简单,头一天提交的申请,第二天贷款就下来了,速度很快。对于我们在外做生意的人来说,家乡银行不仅态度好效率高,最重要的是有一份安全感! ”

近日,安徽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负增效纾困解难优化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要求各地大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对无还本续贷落实较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予以奖励。近年来,和县农商银行对于符合条件、经营正常且资金周转确有困难的经营者,也一直借新还旧、展期等方式进行无还本续贷的支持。

和县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表示,“乡村振兴惠民贷”的最长借款期限长达五年,对于小微客户来说是比较充裕的,后期如有需要,符合条件的客户根据运营情况和发展情况也可以实现无还本续贷。

自“乡村振兴惠民贷”推出以来,截至今年2月末,和县农商银行已累计向 714户乡村客户授信合计10187.1万元,推动着当地实体经济的发展。

新闻推荐

马鞍山市姥桥镇姥长村村民杨尚玉、杨尚发兄弟 “我们有事就找村民‘大管家’”

■本报记者殷骁前段日子,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姥桥镇姥长村村民杨尚玉、杨尚发兄弟为建房子的事情很伤脑筋。他们想把家里的...

和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