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在讲台上呼出最后一口气

新安晚报 2018-10-29 10:36 大字

和县91岁退休教师自费创办“留守未成年人之家”,誓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

“请同学们看黑板,跟着我一起念。”当叶连平站在讲台上拿着粉笔抬起胳膊时,蓝色外套就会退到胳膊肘,里面破了很大一个洞的白衬衫也随即露了出来。就是这么一个生活十分简朴、已经91岁高龄的老人,还在继续发光发热,自2000年自费创办“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后,一直坚持站在讲台上,用所学知识教育后人,用奉献精神感染众人。“我希望呼出最后一口气时是在讲台上。”叶连平的这句话曾感动了无数人,这名来自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村的退休教师有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近他和他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免费为学生提供吃住

到桌子上,嘱咐程雨秋多吃点。

程雨秋住在老程村,离卜陈学校比较远,骑电瓶车需要15分钟。六年级以后,程雨秋就开始在“留守未成年人之家”补习,每逢周末和寒暑假都会来听叶老师讲英语。其间,叶连平了解到她家情况比较特殊后就格外关注。待她初三开学,叶连平便邀请她每天到家里吃饭。

叶老师在书房一直预留着一张空床,是专为家庭情况特殊、离学校又远的留守儿童准备的,程雨秋在叶老师的邀请下,马上就要搬过来住了。上一年度在这张床上睡过的学生钱龙女,听说程雨秋要搬过来,打算和她分享一下与叶连平及其老伴的相处之道。

钱龙女之前也一直在“留守未成年人之家”补习,曾在叶连平家中吃住了一年时间,今年7月从卜陈学校毕业后,考入了马鞍山幼儿师范学校。如今她一放假回家,还会回来看望叶连平。“我的英语成绩一直不怎么好,听同学说叶老师英语补习是免费的,还教得特别好,就奔这儿补习来了。”提起叶连平,钱龙女满心感激地说,“来到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后才发现,叶老师不仅英语教学有一套,对学生更是十分关心,他当时让我在他家里吃住,让我感动了好长时间,我现在把他当亲爷爷看。”

91岁还在坚守讲台

叶连平1928年出生于山东青岛,1955年与同事在南京办了识字夜校,之后因种种原因暂停了教学生涯。1978年,叶连平重返教学岗位,直到1991年退休。

“留守未成年人之家”起初只是摆了两三张桌子的补习班,在街坊邻里看来,肯定办不了多长时间,到了2000年7月才算正式创办起来。因为当地人口口相传,让“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在乌江镇远近闻名,周边十多公里的村民都慕名把孩子送到这里来补习。“留守未成年人之家”与叶连平的住所只有一路之隔,规模也不大,主要由一间教室和一间图书室构成,室内摆设也比较简单。10月22日中午,叶连平靠在“留守未成年人之家”门旁端着碗吃饭,“我在门口待着,孩子来了,一下就能找到我了。”这里最热闹的时候是周末和寒暑假,叶连平按照自己制订的课程表,为不同英语水平的孩子补习。偶尔,工作日的中午也会有课。

高、佝偻着背……走上讲台的叶连平看上去很苍老,但他洪亮的嗓门又在告诉孩子们,91岁的他还年轻,还有激情和斗志。

讲台上,叶连平拿着一个断了的羽毛球拍,指着黑板上工整的英文句子教学生认单词、挑语病,与学生们亲切互动,请孩子们回答问题。讲台下,孩子们认真记着笔记……

不一样的教学方式

“叶老师的课很不一样,我们都很感兴趣,听了他的课,我的成绩也慢慢好起来了,在叶老师这儿从初级班升到了中级班。”在卜陈学校上六年级的李玲说,叶连平常常会使用一些特殊的道具辅助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课堂内容,新鲜又活泼,深受孩子们喜爱。

叶连平的这种教学方式其实是有传统的。1982年,常久明进入卜陈中学念书时,叶连平是他的班主任,当时叶连平的教学方法就引起了争议。“很多人说他不务正业,但是学生们都很喜欢。”常久明说。

原来,叶连平当年主要教语文和地理等课程,他的教学方式可不一般,还经常搞一些课外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勤工俭学,带他们漫山遍野去采草药、打树果,用板车拖到镇上去卖。他还让学生养兔子,养大了去卖,也带学生一起卖过废铜烂铁。卖来的钱作为班费,买图书、文具和运动器材。他组织学生打扫厕所,要挑粪,又脏又累,他带头干,一干就是3年。还带学生去清扫大桥、到养老院慰问、到部队营房参观……

“学生年龄都不大,都贪玩,叶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刚好击中孩子们的软肋,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是乐在其中也是学在其中,效果很不错。”常久明说,让他记忆深刻的是,叶连平当年几乎对每个学生都家访过,对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都了如指掌,然后会在学习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他对教学真是太认真、太负责了。”

自费带学生外出学习

“教孩子一样东西,最好的方式就是带他们亲身经历。”10月22日,叶连平告诉记者,近年来他每年都会在春秋两季分别组织一次外出学习,带着留守儿童到外面开拓眼界,对孩子进行爱国爱家思想熏陶,填补留守儿童缺失的家庭教育。每组织一次活动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所需费用都是叶连平自己掏腰包,从不向学生

多元的退休工资,维持日常生活还是绰绰有余的。如果能拿出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比如把它用在孩子们身上,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好处,还是值得的。”叶连平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孩子的安全考虑,每次外出时,高龄老人叶连平都要全程陪着。为了给孩子们做榜样,即便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的阶梯有那么多级,他都会自己爬上去。在他的组织下,安徽科技馆、名人馆、博物院,和县西梁山烈士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市青少年宫、气象台、古生物展览馆、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雨花台等地,都留下了乌江镇留守儿童们的足迹。

教书匠的精神在传承

对叶连平来说,最遗憾的是自打年轻时起差不多人生的四分之一时间耽误了,所以他要在接下来的人生中把全部精力和爱都献给社会尤其是留守儿童,“我希望呼出最后一口气时是在讲台上。”

叶连平的事迹感动着很多人,不少人参与了他发起的这场爱心接力。前些年,叶连平拿出2万元成立了叶连平奖学金,在他的带动下,当地政府、卜陈学校、社会各界人士纷纷给予资助,目前已经筹集善款数十万元,每年升学季,这些奖学金都会送到优秀学子手中。

同时,在听说了“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后,来自巢湖学院、安徽工业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纷纷前来支教。叶连平对这些志愿者也十分友善,今年8月,为了给志愿者们买菜,他在骑自行车的时候不慎被电动车撞伤,腰椎还做了手术。但住院不到10天,他就要求出院返回课堂,只是腰根本直不起来了。直到现在,给学生上课时,叶连平还总是用手扶着腰。

记者了解到,叶连平还安排了自己的后事——他将把全部积蓄捐给叶连平奖学金,并在去世后将遗体捐献给安徽医科大学。

叶连平一生无儿无女,却桃李满天下;鲐背之年仍坚持教书育人,但不求功利与回报。有人称他是永不熄灭的蜡烛,可他却说自己只是只萤火虫,“当一只萤火虫,能用微弱的光为他人照亮前路,我也知足了。”叶连平说。

徐伟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王吉祥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敬老崇老共度重阳”爱心活动暨文艺演出走进绰庙社区

本报讯(记者张令琪通讯员巩风雷)时值全国扶贫日,10月17日上午,由市文明办主办,市爱心车队、和县石杨镇绰庙社区、绰庙社区驻村...

和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