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走“因山口”

马鞍山日报 2018-08-29 09:59 大字

通讯员王智银

8月上旬的一天晚上,几辆“扶贫小黄车”行驶在刚铺设好的367省道路基上,领头的是年逾半百的扶贫工作队长周晓青,跟随其后的是副队长曹劲联和扶贫专干潘生根。他们将进行一天工作后的“自选动作”——夜访贫困户。

白天的热浪尚未退去,夜色下,田野里吹来的风还是火扑扑的。宽阔的路基上,村民们三三两两地散步,见到他们便客气地打着招呼。因为时常下乡,周边的村民与周晓青都是“倍儿熟”,而那几辆“扶贫小黄车”,在村民的眼里,也成了工作队的特殊标志。

周队长提到的“因山口”是善厚镇万元贫困村的一个村民组,位于该村东部山区,因蜗居山里,交通不便,在计划经济时期就是“大队”里挂上号的贫困村,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并无多大起色。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村里有三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工作队重点帮扶对象。进村时,天色已暗淡下来,周晓青一行首先来到贫困户陈某文家,老夫妻俩带着9岁的孙女刚吃完饭。老伴袁某梅肢体二级伤残,生活不能自理,整天卧在躺椅上。因嫌家里太穷,媳妇六年前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讯。全家四口人只能依靠儿子在外打工挣钱度日。

看着家里有些凌乱,周队长帮忙打理。陈老汉有点难为情,匆忙收拾碗筷和垃圾。“老人家,这段日子天气太热,您老要注意身体啊。您和老伴年纪大了,我们放心不下,今晚来看看,有什么困难吗?”周队长的话像夏日里吹来的一阵清风,驱除了陈老汉心里的阴霾。得知老人饲养的鸡到镇上零卖不方便,副队长曹劲联当即表示会尽快联系县帮扶单位帮助销售。离开时,陈某文一再嘱咐:“天黑了,山路不好走,你们要小心啊。”

与陈老汉话别后,工作队一行来到该村贫困户张某贵家。家里只有妻子孔某云和儿子留守,张某贵在县城打工未归。该户是2017年10月动态调整后纳入贫困户序列的,主要是因病致贫。几年前,孔某云患红斑狼疮,虽经多方治疗,但效果不佳,现在仅靠药物维持生命。周队长详细询问她近期身体状况及药物服用疗效,并认真做着记录,温言细语告诉孔某云除了正常服药,还要多吃一些营养食品和蔬菜水果,特别要注意休息,增强抵抗力。儿子张某钊今年上初三,暑期在家一边温习功课一边照顾母亲。面对家庭现状,张某钊情绪有些消沉。扶贫专干潘生根一边查阅学生成长手册,一边鼓励张某钊要振作起来,勤奋学习,只有好好读书,学有所成,走出山里,才能阻断代际贫困。

走访最后一户贫困户是一对五保兄弟。踏进家门时,只见昏暗的灯光下,王某贵和王某伏兄弟俩还在吃晚饭。看到工作队一行到来,老实巴交的兄弟俩非常激动,拉着副队长曹劲联的手久久不放。曹队长从户档案袋里拿出扶贫手册,逐一询问近期帮扶资金政策落实情况,兄弟俩一个劲儿说:“落实了,到账了。”

夜访结束后,周晓青看了看表,已近夜里10点。当他们一行走到村口时,远远地看到朦胧的月色下站着一个人,走近一看,竟是陈某文老汉。周晓青惊讶地问道:“老人家,这个时候您在这等谁啊?”“等你们啊,天黑了,你们是城里人,走不惯夜路的,我要把你们送上大路。”当他们拐上大道时,老人还在身后吩咐:“公路没铺好,你们路上小心啊。”

月落西沉,几辆小黄车疲惫地行驶在返途中。他们谁也没有说话,但心里却是满满的感动、满满的感慨。

新闻推荐

安定区香泉镇:强化五个机制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本报讯(记者吕瑞芳)安定区香泉镇坚持要把搬迁入住放在首要位置,通过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强化一村一服务队、一户一干部、...

和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