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文化融合促乡村文化振兴 ●余盛源
科技与文化融合促乡村文化振兴
●余盛源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千百年来,乡村文化凝聚着乡土之美、人文之美,实现乡村振兴同时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乡村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新时代乡村文化发展要有新理念
农村5G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必将更加有力地推动农业农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要实现农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就要树立科学的乡村文化价值观去解决科技文化融合观念问题。
要引导新时代农民转变思想观念。中国农村要想抓住发展机遇就必须引入新理念。先进文化发展理念是科技文化融合的思想源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的高速发展让乡村群众形成了以物质财富为导向的价值观。因此,在新时代要积极引导他们对高质量精神文化的追求,就要使他们认识到新时代乡村文化丰富的内涵,能让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身心健康、理想情操、科学文化素质都能得到涵养。
要改进基层乡村文化建设的传统做法,鼓励乡村文化建设方式的创新探索。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农村迅速普及,乡村群众适应于传统农耕文化的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可以通过智慧终端自主学习和积累生产生活经验,为乡村文化的创新发展和传承献策。
要加速科技与人文融合。科技的兴起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进步,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人文则专注于思想。过去人们只关注科技在物质领域的创造,很少关注科技在人们思想领域的重要性。新时代如何站在新视角去实现跨学科融合科技和人文的理念,对促进人类社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如利用大数据分析社会心理、人工智能辅助政府决策、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人类的艺术创造等。
二、做好科技和文化的深度融合
要做好科技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就要驱动好“科技+文化”这辆“双轮快车”,全面发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乡村文化发展中的推进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我国行政村5G通达率将达到80%。全面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乡村发展各个领域的应用,实现乡村文化建设的数字化转型指日可待。
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政府是主要主体,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政策引导者、条件支持者、实施保障者。政府要逐步构建乡村文化的教育体系,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与乡村学校、家庭远程对接。广大乡村群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要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就要激发他们探索文化创新的积极性,政府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地传递给乡村群众,并内化到他们的生产生活之中,如融媒体等可以参与到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来,利用科技手段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现实乡村发展的客观需求,印证了科技和文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科技可以创新文化发展的形式,为文化的发展带来更多的精彩。
三、科技文化融合对乡村文化创新的现实意义
实现乡村文化遗产数字化转型。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要对乡村传统文化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很多文化遗产因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焕发出无限的光彩。
满足乡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共建数字化区,如数字文化馆、智慧乡村书屋落地,使乡村文化数字化转型成为可能。想要对全国各地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可以借助科技,坐在家里身临其境地感触。如借助VR技术,你就可以“穿越”至千里之外的苏州园林、故宫或秦始皇陵等。
享受丰富的乡村文化生活。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可以提高乡村群众的认知水平,激发乡村群众探索文化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乡村发展各个领域中得到运用,这将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动力,促进乡村现代公共文化智慧服务体系的形成,必将促进乡村文化创新。
科技和文化虽然分属不同领域,但融合以后,所创造的经济社会效益巨大。乡村文化是乡村进步的精神动力,它在乡村不仅可以调节邻里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及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更能为乡村发展在提供智慧方案的基础上实现良性、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单位:含山县委党校)
新闻推荐
含山县城变新颜拍摄于含山县城人工湖,天蓝水清,成为居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场所。通讯员程志新摄...
含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含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