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璧同心” 天人合一 听张敬国讲解冬奥会奖牌背后的凌家滩故事!

马鞍山日报 2021-11-02 01:14 大字

“……我和蒋楠乘车从含山县城赴长岗乡,那时长岗乡还未通汽车,我们只能乘含山到东关的车在太湖山下车。6月的天气骄阳似火,到太湖山已是9点多钟,我们俩扛着几十斤重的行李和发掘工具徒步走在山石路上。太湖山到长岗乡政府有5里路,等到长岗乡时已是11点多了,累得浑身汗水……乡政府距凌家滩遗址5里路,每天从工地到住地来回四趟,一天要跑20里,辛苦是可想而知的。”安徽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凌家滩考古首任领队张敬国,回忆起1987年6月,他第一次去含山县,主持凌家滩遗址首次发掘的情形。

时隔34年后的2021年10月,73岁的张敬国又一次踏上了凌家滩这块让他魂牵梦绕的土地。这一次,他是以见证者和参观者的身份……

“连璧同心” 天人合一

听张敬国讲解冬奥会奖牌背后的凌家滩故事!

最近的凌家滩遗址很热闹!

10月18日,凌家滩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为安徽唯一!

10月26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奖牌“同心”正式发布,据官方介绍,冬奥会奖牌的形象来源之一便是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双连璧。5300年前的古文明和玉文化破界“出圈”,惊艳亮相冬奥会这个世界舞台,让“凌家滩”成为各大媒体和网民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世界级大“网红”。

10月28日上午,张敬国来到了凌家滩遗址他首次发掘的墓葬区,接受了媒体的采访。“我在家里看电视,看到冬奥会奖牌的发布,特别是看到屏幕上出现了凌家滩玉璧,我感到非常高兴。”张敬国笑着说。在他看来,这绝非偶然——凌家滩遗址是中华文明曙光阶段最具代表性的遗址之一,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具有标志性地位,一定会走向世界,展现在世人面前。

他指着脚下的墓葬展示区说:“这里就是87M1墓葬,是我们87年首次发掘的第一座墓葬。这块双连壁就是从这里出土的,是我亲手挖到的,所以印象非常深刻。”他还提到了一个小插曲,其实双连壁并非在墓葬中出土,而是在墓葬旁的土层中挖到的。“出自探方一的第二层,编号是22。”张敬国介绍。

凌家滩遗址自1985年发现,先后进行了13次发掘,总发掘面积6280平方米,出土文物2200多件,其中玉石器等珍贵文物1100多件,玉龟、玉版、玉人、玉勺等100多件文物现被珍藏在故宫博物院,其余大部分在省博物院和省考古所珍藏。

这块玉璧由外圈大圆和内圈小圆组成,外径11.2厘米,内径2.9厘米,厚0.5厘米,外圆璧面上有4个直角对称的圆孔,外圆和内圆之间,有对称的连线。“这样形制的双连璧在中国考古学出土的玉器文物中也是非常少见的,很可能是独一无二、唯一的一件。”张敬国说。经过研究,他认为,这些都体现了先人们天人合一的朴素哲学思想。“大圆就是宇宙的空间,小圆就是我们现实的生活环境,外圆的4个点是四方,我们中心的东西要往四方传达,传播到世界去。”张敬国介绍。而冬奥会奖牌由圆环加圆心构成牌体,共设五环,圆环上刻有24个点及运动弧线,象征着浩瀚无限的星空,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象征着第24届冬奥会上运动员如群星璀璨创造佳绩;五环同心,同心归圆,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也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将世界人民聚集在一起共享冬奥荣光。

10月26日晚,在得知冬奥会奖牌背面形象来源于凌家滩双连璧后,凌家滩遗址管理处主任唐军也感到十分开心。他相信,随着冬奥会的举办,凌家滩文化也将再次迎来全世界的目光。据唐军介绍,凌家滩遗址将继续加大考古研究,致力打造集资料整理、学术交流、人才培训、公众考古和学生研学于一体的共享平台。此外,通过推进研学特色小镇的建设,积极创建省级、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不断提升凌家滩文化影响力。

图为凌家滩玉璧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奖牌背面。(资料图片)

通讯员 李佑胜 王超群

新闻推荐

全市唯一!含山县太湖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通讯员 王超群 郭萌

全市唯一!含山县太湖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通讯员王超群郭萌如果你第一次来含山,让我推荐个能玩耍、能漫步、能赏景、能...

含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含山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