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乡土人文课本 ●鲍小春
行走在乡土人文课本
●鲍小春
最美人间四月天!
4月20日,谷雨节气。816班的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校园,踏上了初中第一次研学之旅。
清晨,微凉的风,拂过沾满露珠的花草,也拂过同学们一颗颗快乐的心。带着这份快乐,同学们一路欢歌!一路感受着!研学,真好!
伴着欢快的歌声,我们来到坐落在和县城中的陋室,因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任和州刺史时写下的千古绝唱《陋室铭》而名闻天下。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簇拥着在陋室中一一浏览却不感到拥挤,原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大声朗诵《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之中吟《陋室铭》,别样的感受!因参观陋室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真好!
感受到唐代文学家刘禹锡与马鞍山的渊源之后,我们踏着收获的愉悦,来聆听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留给马鞍山的声音。于是,我们来到了褒禅山。“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来到了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笔下的“褒禅”,山色翠霭,四面如围,同学们追寻着古人的足迹:路入云堆,禅房四面,峰随意立座,野梅香满山。华阳洞内,雄奇瑰丽,移步换景,身临仙境,真可谓“游山如读史,看洞若观画”!游褒禅山,充满古韵情致的文化之行!
同学们努力辨识并小声朗读着《游褒禅山记》的石刻:“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借此机会,赶快帮这些孩子们翻译原文,算是提前帮他们预习高中语文吧。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如今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忙碌了一上午,到吃中午饭的时候了,中午吃的是鼎鼎大名的含山三口塘老鹅汤。“舌尖上的文化”,果然名不虚传!
吃饱了老鹅汤,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来到了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凌家滩。
凌家滩遗址是巢湖流域发现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它和辽宁“红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并列我国史前三大文化,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仿佛穿越了一条时光隧道,同学们走进了悠悠的远古时代,记录下满满的收获,那是心灵的碰撞,是思想的火花,更是对历史、对未来的深度发现与思考。
马鞍山,这片古老的土地,留下了许多文人墨客的足迹,唐朝的李白、刘禹锡,宋代的王安石,近代的林散之……同时,还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的故事。于是,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西梁山革命烈士陵园。
西梁山位于和县县城南36公里,此山俯临大江,与芜湖市东梁山夹江对峙,像一座天设的门户,故合称“天门山”。千古名篇《望天门山》就是大诗人李白游历此地所留下的。新中国成立前夕,渡江战役的第一枪——西梁山之战也是在此发生的。在此,同学们缅怀先烈、告慰英灵,扛起理想的旗帜,接过信念的火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让理想之光、信念之光永驻于心间。
感谢这次研学活动——让816班的同学们满载而归,用心珍藏下难忘而温馨的回忆!研学之旅,美好时光;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新闻推荐
“天网”护生态5月24日,含山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人员正在渔政信息化控制中远程平台上巡查裕溪河。含山县渔政执法...
含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含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