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稳步向前 创新成为城市阔步前行驱动力

马鞍山日报 2020-12-10 01:49 大字

马鞍山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稳步向前

创新成为城市阔步前行驱动力

创新决定城市未来,创新引领未来城市。

近年来,马鞍山市不断激发创新活力、改善创新环境、增加研发投入,勇于创新、尊重创新和激励创新的氛围逐步形成。

数据无言,佐证有力。马鞍山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科技创新发展指数在全国253个地级市中位列第20位,创新能力指数在全国78个创新型城市中排名第39位。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87%,位居全省第4位;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38.4%,居全省第1位。今年1-10月,全市创新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幅25.2%,位居全省第4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26.1%,位居全省第3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2家,总数590家,位居全省第4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8.1件,位居全省第3位。

……

马鞍山市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精彩画卷正在马鞍山全面展开,以科技创新方向的各类创新正在转化为城市跨步向前的“驱动力”,为经济社会注入新动能。

激活创新“新引擎”,企业发展底气壮

深耕技术才能赢得市场。

近年来,马鞍山市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统揽,科技战线捷报频传,2018年以来,马鞍山市共获得省科技奖51项,位居全省前列。众多企业创新活力不断被激发,创新底色越来越浓,发展底气越来越足。

马鞍山市恒利达机械刀片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收获“掌声”与“奖声”的高新技术企业。自2017年开始,该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机构,每年投入500多万元,前后投入了近3000万元,用于“高端精密轴承高速智能磨削机床及其组群技术的开发”技术研发。由于技术先进,该技术获 2019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据介绍,该公司的群组技术拥有十多项发明专利,每年投入研发经费将近500万元。从2017年到2019年,产能不断翻番,虽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仍拿下了整年的订单任务。

另据了解,今年1-10月,马鞍山市新申请商标3748件,注册商标2602件,有效注册商标数达20974件,突破两万件。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634件,位居全省第3位;PCT申请26件,位居全省第4位。

成绩的取得来自企业技术积累,更得益马鞍山市优越的科技政策。近年来,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马鞍山市相继出台《马鞍山市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若干政策》、《关于印发马鞍山市扶持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马鞍山市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实施意见》、《马鞍山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数字化生产线认定管理办法》、《关于聚力打造人才高地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修订版)》等政策,通过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惠及制造业企业,发挥政策引导激励作用,有效推动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智能改造升级进程。2018年市产业政策兑现资金4.53亿元,2019年兑现5.5亿元,增长21.4%。

厚植发展“新动能”,续写双创新篇章

一根筷子易折断,大树底下好乘凉。

为此,在市科技部门以及各个县区园区的共同努力下,马鞍山市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为创新创业企业和创业者打造多类型孵化器、科研平台。

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载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珍珠般散落在马鞍山各个市区县,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实施科技创新打造良好环境。截至目前,马鞍山市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省级6家,市级5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7家,市级16家。

这其中,首家科技孵化器——市科创中心表现抢眼。截至目前,市科创中心累计孵化企业441家、毕业146家,先后培育出高新技术企业23家、市科技“小巨人”企业3家,孵化出产值年过千万的企业4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家,省科创板挂牌企业7家,其中包括统力回转支承、华骐环保等马鞍山市知名企业。目前孵化园区内共有各类企业(机构)123家,其中科技中介服务机构11家。

马鞍山软件园科技孵化器特色明显。截至2020年上半年,马鞍山软件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孵化面积已达1.6万平方米,拥有企业近90家,累计孵化企业近两百家,其中配套设施占用3000平方米。目前,马鞍山软件园科技孵化器拥有马鞍山百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东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银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榕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入驻。

多年来,全市各个科技孵化器,借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股东风不断发展壮大。市科技局出台《关于加快马鞍山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发展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了3年发展目标,经3年建设发展,到2022年全市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30家左右,其中专业型孵化器18家左右,各县区、开发园区均建有省级以上孵化器和专业型孵化器,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链条。全市孵化场地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以上,在孵企业达600家以上,全市孵化器年新增入孵企业达到180家以上,年毕业企业达到40家以上,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家以上。

凝聚人才“新磁场”,蓄积发展高“智”量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和源动力。近年来,马鞍山市坚持以科技项目开发带动人才引进培育,完善激励措施,创新工作机制,加强服务管理,优化发展环境,努力为人才创新创业搭建平台,有力地推进了全市创新发展。尤其是今年来,马鞍山市对标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新的发展定位,持续拓展人才工作维度。结合全市“1+3+N”产业布局,制发《马鞍山市产业人才集聚专项行动方案》,面向全国重点高校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皖籍人才来马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支持皖籍人才回(来)马创新创业,常态化联系服务马鞍山籍人才回乡创新创业,持续提升满意度归属感,致力营造“逐梦来‘马’、‘鞍’居乐业、‘山’马奔腾”的人才发展优质生态。

安徽燊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现为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的燊泰智能包装机器人团队就是马鞍山市引进的人才团队之一,是一群来自上海的“新马鞍山人”。自2015年,燊泰智能包装机器人团队应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的邀请,带着对冶金产品包装机器人装备的认识和理解落户马鞍山,在一江两岸4000多平方公里的沃土上,快速成长,获得专利10多项。“因为技术优势,虽受到疫情影响,但今年完成9000万产值没有问题 。”燊泰智能包装机器人团队成员之一,安徽燊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应方说。

在“引”上下功夫,形成“凤凰来栖”的强磁场。为打造“人才高地”,吸引更多的人才来马创业就业,马鞍山市将实施人才工作“登高”计划,通过建设高端化引智平台、高水平培育基地、高效率协作机制、高质量双创载体、高效能服务中心,着力打造“类杭嘉湖”人才生态,推动人才创新要素集聚效应全面提升。

在“育”字上下功夫,形成“借鸡孵蛋”的强磁场。通过整合提升现有产业园、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双创平台,建立绩效奖励和退出机制,施行“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产业基金”联动发展模式,谋划布局建设一批示范标杆型人才科创服务综合体。同时,加强与长三角等地优质双创载体合作共建,探索建立域外孵化器,扩容承载能力,推动空间、资源、智力、服务、机制深入联通,努力打造“研发在外、转化在马”的创新协作新模式。推动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加快全市各大科创主平台“串珠成链”联动发展,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存通兑试点工作,参与建立科创要素对接转移机制,推动科创园区互融互通,联合开展“卡脖子”重大领域联合攻关,实现科技资源更大范围开放共享。

书写融长“新答卷”,赋能一体化发展

潮平海阔,风劲好扬帆。

对标沪苏浙,马鞍山创新领域的一体化发展不断实现新作为,马鞍山“智造”不断迈向长三角,走出国门。

近年来,马鞍山市从创新型城市建设需求出发,联合更多优势资源,尤其是长三角科创资源,“众人拾柴火焰高”才能走得更远。

以长三角科技协同创新为抓手,马鞍山市把长三角作为最大的创新动力源,借智借力助推科技全面进步。围绕项目建设、园区载体建设、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强化与上海、南京、浙江等长三角区域高校、院所对接,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

通过推进毗邻合作一体化,共建区域联动新格局。与南京市共同成立宁马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印发示范区建设工作推进机制及2020年工作计划。江宁、博望两地指挥部实现合署办公,组建联合招商团队,新签约落户南京腾亚、万洋智能制造等一批优质项目。和县与浦口、含山与巢湖签署协议,正式启动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慈湖高新区围绕滨江开发区主导产业,引进泰日升等一批通讯通信重点产业项目。

通过推进产业创新一体化,共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开展“产业升级突破年”活动,实施马钢长三角绿色智慧制造提升工程,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马鞍山经开区与上海青浦工业园、花山区与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共建产业合作园区。

通过建立高效率协作机制,加速推动人才交流。马鞍山市成立马鞍山高层次人才协会,选聘马鞍山“人才大使”,通过加强与长三角等地高水平协会合作共建,建立“整团队成建制”引才模式,有效承接长三角等地高端智库资源。推进马鞍山新兴产业战略研究院建设,密切与安徽省院士专家联谊会、科学家企业家协会合作,推动院士专家科研成果来马落地转化。充分发挥市工商联、团市委、市科协、市侨联等群团作用,在会员中推广“以才引才”模式,推动“协会+企业”联合引才。

此外,深入推进区域协同创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果充分涌现。举办“2020融入长三角,协同推进智造名城建设”远程视频对接会智能制造和新材料专场,组织企业参加“江苏企业跨界产业合作交流会”等区域对接活动,积极推进校地融合、区域融合。1-11月,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86.38亿元,其中吸纳合同额39.98亿元、技术合同输出额46.4亿元。签约引进来自长三角地区亿元以上项目数占项目总数60%以上,宝能智能家居及装配式建筑产业园、瑞声科技精密元器件研发制造、中国电子马鞍山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博商创道产业园项目一期已竣工,乔崴进龙门机床项目二期、中兴5G配套产业园、南京腾亚精工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建设。

展望未来,更要赋能未来。近年来,马鞍山市乘着融入长三角的历史机遇,进入了新一轮提速发展期,区域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创新”,如今已成为马鞍山城市精神特质之一;“创新”,正在为马鞍山这座长三角“白菜心”城市增色添彩。

新闻推荐

安全用电服务进校园

安全用电服务进校园12月4日,国网含山县供电公司清溪中心供电所的党员志愿者走进清溪中心学校,为学生们送上一堂内容丰富的...

含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含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