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亲不如近邻 近邻不如“民生” 司民生扶贫为民生 ■通讯员 李佑胜
远亲不如近邻 近邻不如“民生”
司民生扶贫为民生
■通讯员 李佑胜
“光头大高个又来了!”含山县陶厂镇西山村村口的小孩一看到司民生,就笑着喊了起来。正在家门口拾掇的贫困户杜智岩抬头一看,满是惊喜:“司队长今天又来了啊,快进屋坐坐!”
三年前,60多岁的杜智岩觉得自己见多识广,对刚来村里的驻村扶贫队队长司民生有点不屑。司民生上门拜访宣传扶贫政策,他还躲着不见人,觉得都是虚头巴脑的事情,浪费时间没啥意思。直到自己养的80多只鸡死了一半,杜智岩慌了,拽着司民生要想个法子。司民生带着县里的畜牧局技术专家到他家,现场给他讲解养鸡的各种知识,听得他连连点头。从那以后,杜智岩再也不躲司民生了,镇上针对贫困户举办的特色种养技术培训班,他在村里第一个报名参加。
经过三年来的不断帮扶,2020年初,杜智岩养鸡已经从几十只的小打小闹变成了近千只的规模。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却让往年供不应求的土鸡市场直接歇了火,把杜智岩急得睡不好,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司队长一定有法子”。司民生确实有法子,他立马将土鸡滞销的情况发到了朋友圈,还帮着联系电商、联系有需求的领导同事和亲朋好友,不到一个星期就销掉了400多只土鸡。杜智岩感慨道:“我孤身一人生活,很少和人亲近,我现在见到司队长就像是见到亲人一样!”2020年5月初,杜智岩再次扩大了养鸡的规模,养了2000只鸡仔,他乐呵呵地说:“按照先卖一批回本的方式,最保守的估计,也能挣个2万多,搞得好能挣四五万!”
把司民生当成亲人的还有西山村很多贫困户。2017年5月,司民生第一次来到西山村的时候,整整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走遍107户贫困户的家,先“混了个脸熟”,再花了三年的时间做到了从“脸熟”到“交心”。司民生说:“贫困户都很淳朴,你真心为他好,他就会真心对你。”30多岁的贫困户李玲玲(化名)精神失常住进了东关精神病院,家里还有70多岁的老母亲。2020年3月底,司民生得知李玲玲可以享受一项新的帮扶政策,每年能拿1000元的补助,便驾车前往东关精神病院,帮她办理各项手续,又第一时间将准备齐全的资料送到县民政部门,一星期不到就走完了全部程序。这样的热心举动,对于司民生来说,已是常态,有的贫困户无儿无女或者亲人不在身边,只要有困难让司民生知道了,他准帮忙。贫困户曹佑年说:“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但是我们认为‘近邻不如民生’!”
2017年,司民生刚到村里的时候,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经过两年多的发展,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到了15万多元。在为贫困户解难题的同时,司民生始终想着为村里“拔穷根”。村里的西山小学原校址闲置了,司民生与村书记杜之友、村主任裴云一合计,引进了编织袋加工厂,不仅为村集体经济创收,还安排了七八名贫困户就业。
西山村山好水好,有5600多亩林地,水域面积6000多亩,司民生觉得大有可为。如今,投资40多万元的200亩青梅园幼苗已经栽种到位。青梅园旁边,近200亩的茶叶基地也正在平整土地。司民生说:“青梅园和茶叶基地建成后,预计平均每亩产生收益14000元左右,还能为村里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不仅美了环境,还能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的方式让贫困户稳定脱贫不返贫!”
新闻推荐
含山:村里来了科技特派员本报讯(通讯员张尚群)5月8日,含山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陈新德来到清溪镇白衣村的茶园,他告诉采茶的...
含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含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