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自己劳动挣钱最安心!” 含山:“就业扶贫”增收提气

马鞍山日报 2020-04-07 00:54 大字

■通讯员 李佑胜 童心 徐汉超

3月31日下午,在含山县经济开发区境内的安徽海达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今年23岁的王蓉正聚精会神地操作着缝纫机。就在昨天,她刚收到了一季度公益性岗位补贴1740元。

别看王蓉岁数不大,却已是拥有五年工作经验的“老师傅”。在她小时候,父亲工作时受重伤卧病在床,母亲为了照顾父亲和孩子也无法工作,家里生活一度陷入了困境,2013年底被环峰镇大王村评为贫困户。懂事的她便早早出来工作挣钱养家,她选择了离家近、待遇好的海达公司,从学徒工开始做起。2017年,海达公司被认定为县级就业扶贫基地。王蓉不仅享受到公益性岗位的各种补贴政策,还参加了县人社部门和公司组织的就业技能脱贫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从“新学徒”慢慢成长为“老师傅”。

王蓉算了一笔账:“我现在靠自己的多劳所得,平均一个月能拿4000多元工资,每季度还有1740元的公益性岗位补贴,‘五险’由政府和公司全包。父亲这两年身体好了点,找了份轻松不累的活,母亲也在海达公司做保洁工作,我们全家一个月在一起有9000多元收入,逐渐走出了困境,2016年全家脱了贫。”她由衷感慨:“国家的脱贫攻坚不仅帮助我们家渡过了那几年的难关,更重要的是给我自己提供了一个就业的平台,让我掌握了一技之长,以后无论去任何地方,靠自己劳动挣钱最安心。”

除了王蓉,该企业共稳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5人就业,同时还为14名残疾人提供了稳定就业岗位。在公司担任门卫的翟其彬,今年25岁。他出生时发生意外,造成右手残疾,无法正常使力。他的父母和妹妹都在外地打工,也曾带着他,在外面却始终找不到适合他的工作,处处碰壁。当问起他什么时候来海达公司上班的时候,翟其彬脱口而出:“去年(即2019年)10月23日!”——这是他第一次来海达应聘的时间,随后第二天便正式上岗。公司为了照顾他,将之前门卫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进行了调整,翟其彬只需要上白班,公司还在厂区为他单独安排了一间宿舍,食宿水电都免费。他每个月除了五险,能拿1180元的工资。更重要的是,他终于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而独自生活,减轻了家人的负担。

据含山县人社局局长王茂明介绍,近年来,含山县高度关注困难群体和贫困人口就业工作,千方百计开发岗位、增加就业、提高收入、提升志气。2019年,针对重点群体就业,该县开发岗位400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0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当年共为107名贫困劳动者制定帮扶措施112条,帮扶率100%;帮扶贫困劳动者就业15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安置139名贫困劳动者在公益岗位就业,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63%;开展技能脱贫培训159人,完成目标任务212%。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0年含山县以“三送一建”为抓手,着力做好公益岗位开发、技能脱贫培训、扶贫载体建设、奖补政策兑现等工作,帮助贫困户通过就业实现增收脱贫。在“送政策”方面,编印“真金白银助力就业脱贫”8条政策清单,“面对面”宣传政策、“一对一”专访解读政策,切实提高贫困劳动者政策知晓率,从而根据自身实际享受政策红利。今年以来,已兑现奖补资金289130元。在“送岗位”方面,针对因疫情影响暂未外出的贫困劳动者,一方面对集中出行或出行方向一致的贫困劳动者,组织“点对点”包车送人上岗;另一方面对有意愿留在含山就业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免费提供就业服务,组织线上“云招聘”或线下专场招聘会,让他们就地就近就业。3月28日举办的含山县人才对接暨贫困劳动者专场招聘会,县内近20家企业提供500多个就业岗位,包括贫困劳动者在内100多人参加专场招聘会,现场达成意向协议50多人。对就业困难人员,含山县最大限度开发一批护林护路、保洁保绿、卫生防疫等公益岗位进行托底安置,截至3月31日,共托底安置174名贫困劳动者就业。在“送技能”方面,含山县通过精准摸排贫困劳动者的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免费组织开展手工、种植、养殖等实用工种技能培训,全年计划培训贫困劳动者150人,并按照50元/人/天标准发放交通、伙食补贴。与此同时,含山县还将加大扶贫车间、驿站和基地建设力度,计划建设扶贫驿站2个、车间1个,对培训合格和有就业愿望的贫困劳动者及时推荐到扶贫载体就业,充分发挥扶贫载体的作用和力量。

新闻推荐

缅怀同胞 慎终追远 马鞍山市社会各界深切悼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路面值守的马鞍山交警原地默哀。记者刘小庆通讯员解雅静摄4月4日上午10点,含山县环峰镇华阳社区党员群众在社区大院内举行...

含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含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