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女子被蜱虫咬伤险丧命 医生提醒:一旦被咬立即送医处理,千万别强行拽出蜱虫

江淮晨报 2019-10-22 07:32 大字

晨报讯 春秋季是蜱虫最活跃的季节,近日,安医大四附院收治了一位被蜱虫咬伤险些丧命的农妇。据悉,她在上山干农活时意外被咬伤,随后身体发热,精神不振且血小板减少,情况较为严重,所幸医生及时手术,化险为夷。

昨日,江淮晨报记者从安医大四附院了解到,伤者今年67岁,姓杜,是含山县林头镇村民。10月4日,她像往常一样上山劳作,期间疑似被蜱虫叮咬,然而并未在意。3天后她的身体莫名开始发热,“吃了药也不见好转,病情一直在加重。”杜大娘的女儿介绍,10月9日他们便来到安医大四附院就诊。

“患者来的时候高烧、血小板减少、精神萎靡、肝肾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安医大四附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刘丽光介绍,查体发现患者后背和臀部有3处被蜱虫咬伤,当时就考虑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刘丽光介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呈现季节性发病。被蜱虫叮咬后,人最短在2-3天后发病,也有会在1个月左右发病,通常为1-2周左右。最典型的病程可分为发热期、多器官功能衰竭期、恢复期3个主要的过程。

发病时大多数人会表现为急性发热,体温一般在38℃以上,伴有畏寒、食欲不振、乏力、肌肉酸痛,早期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为主。也有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可出现意识障碍、肺出血、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对此,刘丽光提醒,被蜱虫叮咬后出现发热请及时就医。

安医大四附院呼吸内科主治医生金蒙蒙提醒,如若发现被蜱虫咬伤,千万不可强行拽出蜱虫,因为蜱虫吸附性极强,硬拽可能只能拔出身体,头部依旧会留在皮肤内。这时候建议大家及时到就近医院处理伤口。

晨报记者 李玲芳 通讯员 付艳

新闻推荐

“白衣天使 助贫助学”在行动

本报讯(通讯员张文智)含山县医药行业协会组织会员代表近日到仙踪镇前卫村,看望慰问贫困户杜学琴,送去2000元慰问金和棉被等物...

含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含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