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江三十载 激流显担当 记市渔业执法大队副队长夏德军

马鞍山日报 2019-09-19 02:53 大字

记者季晨辰

在长江经济带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上,渔民退捕转产是重要一环。历经3个多月的鏖战,今年7月下旬,马鞍山市率先全省完成长江干流及主要通江支流禁渔及全域渔民退捕转产工作。期间,各县区及相关部门夜以继日、持续攻坚,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市渔业执法大队副队长夏德军就是其中之一。

从事渔政监管30多年,驻守长江一线,夏德军对长江和渔民怀有深厚的感情。“这些年,长江渔业资源越来越萎缩,渔民生计越来越困难。”4月份开始,随着全市“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深入推进,渔民退捕转产工作也全面打响。

马鞍山市有渔民近3000户、1万余人,各类渔船5000余条。退捕转产和渔船拆解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夏德军不分昼夜地驾着渔政执法船只穿梭在江面上,从市区的薛家洼到郑蒲港的牛屯河、当涂的姑溪河、含山县运漕镇……有渔船聚集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

断了渔民的“饭碗”,让他们洗脚上岸绝非易事。从事渔政工作多年的他深知渔民生活相对闭塞,把马鞍山市出台的退捕转产退船补贴、生活安置、养老保险、子女教育、上岗培训等一系列政策深入浅出地讲给他们听。在他的积极联络下,早几年上岸的渔民也来现身说法,鼓励乡亲们转变思想、主动拥抱更美好的明天。

率先打响全市渔民退捕转产攻坚战的薛家洼地区聚集着200多名渔民,分属四个县区管辖,工作推进难度较大。夏德军逐船逐户做工作的同时,还第一时间帮助大伙儿排忧解难,“年轻人思想活络些,有思想包袱的渔民都是中老年人,担心自己文化水平低,不好找工作。”对此,他和县区人社部门对接,积极安排公益岗位、技能培训等。51岁的雨山区渔民张管毛和他同龄,一直不同意上岸,最后袒露心事,还想搞渔业,打听到含山县一个私人老板有200亩水面准备转让,夏德军主动牵线搭桥,张管毛和兄弟两家人很快签订了退捕转产协议。夏德军诚恳地说,只要能帮的,政府都尽力帮,合法合规的利益,都努力帮大家争取。

在退捕转产如火如荼推进的同时,仍有一些人在长江及其支流非法捕捞,夏德军和同事们放弃周末休息,两班倒昼夜坚守,不断加强禁渔期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捕捞。下半夜的江风温度很低,他每周至少有三天值夜班,站在船舱口巡查长江,前阵子还冻感冒了,他“轻伤不下火线”,拖拉了一个月才痊愈。

马鞍山市提前完成禁渔和渔民退捕转产工作,在全省起到了示范作用,这让夏德军感到骄傲,“我们的工作还没结束,下一步还要继续强化监管,打击非法捕捞,对长江增殖放流,逐步修复长江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让长江更清更美。”

新闻推荐

“两节”前市纪委监委通报三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含山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晏星源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2015年底和2016年春节前,含山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晏...

含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含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