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开网店 土特产卖出“乡愁味” 含山县司徒村发展村级电商助力脱贫增收
司徒村电商客服专员把花生挂到网上卖
四面环山,含山县陶厂镇司徒村是一个坐落在山洼里的村庄。山多地少,村里人靠山吃山,种水果、种南瓜。然而地处山区,这个村子长期面临特产卖不出特价、有高产量无高产出的困境。
经过一番考察与思考,今年该村办起了村级电商,收购农户手中的土特产,统一贴上“陶厂司徒”的商标,通过淘宝、微信等渠道对外销售。“乡愁味”走出了深山,农户的腰包鼓了,贫困户的日子渐渐红火起来。
从拎着篮子卖到挂在网上卖
贫困户乐享电商“红利”
院里养的七八十只鸡,是司徒村林庄贫困户黄英一家的主要收入来源。往年,每逢攒够了几十只鸡蛋,黄英便拎着篮子到镇上去卖。耽误工夫不说,价格也卖不上去。然而,从今年开始,黄英坐在家里就能卖鸡蛋,价格还比市场上高。
今年,司徒村开办了村级电商,注册了淘宝店铺“含山县司徒农特产”,开通了“安徽司徒村农特产品销售官方微信号”,把百姓手里的土特产挂到网上销售,黄英家的鸡蛋成了网店爆款商品之一,几乎一上线就被抢购一空。
“以前到镇上卖,鸡蛋0.8—1元一个,鸡18—20元一斤,现在网上卖,不用来回折腾,鸡蛋、鸡的价格也上去了,鸡蛋卖到了1.2元一个,鸡能卖到27元一斤。”黄英明显感觉到今年手头更宽裕了。
仲秋时节,司徒村也迎来收获季。花生熟了,山芋甜了,农户们忙着采收。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农户们收上来的花生、山芋,不仅可以自己家吃,还能拿来换钱。
9月12日上午,贫困户陈柏华提着半袋花生,来到位于村部的电商综合服务点。工作人员接过花生,称了重量。上午,这半袋花生和其他农户送来的花生一起,经过村部土灶的翻炒,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农家炒花生。随即,服务点工作人员将炒花生的照片挂到了网上,以每斤12元的价格进行销售。
“农村特产卖点之一就是‘乡愁’,在农村长大的人,小时候都吃过大锅炒花生,可离开农村则很难吃到,我们用‘土法’炒花生,唤起了很多人的童年记忆。”司徒村党支部书记袁健介绍道。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参战”
小山村勇闯大市场
半个月前,司徒村种植大户过凌志卖完了最后一批贝贝南瓜。他算了下,和黄桃套种的45亩山地,收了16万斤南瓜,总收入40多万元,而这些南瓜绝大多数是在网上卖的。
“我种的这种南瓜个头小,一个一斤不到,但营养价值高,城里人很喜欢。”过凌志说,如果村里没有电商,他根本就不敢种,东西再好也卖不出去。如今搭乘村级电商“快车”,小南瓜卖到了全国市场。打开司徒村的淘宝店铺,记者看到,近三个月300多笔交易记录,多半都是贝贝南瓜,顾客有马鞍山市区的,更多则是外省的。
网上卖南瓜首战告捷,也给司徒村的发展指出了一条新路。
“结合网上平台的销售情况,我们掌握了市场需求动向,这样有助于我们种植适销对路的农产品。”袁健感叹,以前老百姓种地是想种什么就种什么,经常是种出来卖不出去,而现在是市场要什么就种什么,跟着行情走。袁健打算明年在全村贫困户推广贝贝南瓜、特色红薯等网红产品,带动更多人增收。
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袁健还为村里的农产品注册了“陶厂司徒”商标,农产品销售从“单打独斗”发展到“抱团参战”。
开辟增收渠道,村集体经济也迎来发展的“春天”。袁健说,今年司徒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突破30万元,而明年则可能达到50万元。
文图/记者 王永霞 通讯员 盛业成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本报通讯员)今年以来,含山县不断健全机制体系,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含山县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印发《含山县生态环境...
含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含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