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极端天气 全城全民行动

马鞍山日报 2019-03-21 10:54 大字

摄影:记者 黄莹 余萍 陈义山

本报讯(记者 余萍)

今日强对流天气 还有可能再现

城乡居民应提前做好防护措施

由于暖湿气流的强烈发展,冷空气南下前后,极易诱发强对流天气,主要表现为强雷暴、短时强降雨和雷雨大风等。3月20日中午,马鞍山的市民们就见识到了这种极端强对流天气的可怕。风雨肆虐,雷电君一通暴脾气发作,给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三月天,孩儿脸,一番风雨过后,太阳还是悄悄地露了脸。可惜,暴风雨还有可能卷土重来。市气象台2019年3月20日16时发布天气预报:20日夜里到21日白天全市阴天转雷阵雨,偏北风4级,阵风7~8级,最高气温19℃~20℃,最低气温10℃~12℃;21日夜里到22日白天全市阵雨或雷雨转多云;未来24小时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等级二级:较有利于空气污染物稀释、扩散和清除。

面对这种强对流天气,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大家伙在晾晒衣物时一定要进行加固,而且要赶在雷雨到来之前收回;阳台的花盆等物品要搬到安全的地方,以免被风刮落;出门在外要“左顾右盼”,远离广告牌和临时搭建物……

惊蛰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就进入雷暴高发期,第一声春雷已然轰隆隆炸响了,后面还有可能经常与大家见面。强对流天气发生时,还可能伴有短时强降雨,降雨导致低洼积水、能见度降低、车辆打滑等等,大家伙出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除了很有可能卷土重来的“强对流”天气,还有一个坏消息要提醒大家注意,那就是冷空气来了,要降温啦,各位的秋衣秋裤、羽绒服还得要赶紧拿出来。

大风导致塔吊倒塌 消防员救出被困者

图为救援现场

3月20日下午1时38分,马鞍山消防救援支队接到报警称,205国道旁一处工地因雷雨大风恶劣天气造成塔吊倒塌,操作员被困操作舱内,情况十分危急。

接到报警后,马鞍山消防救援支队特勤中队、雨山中队4辆消防车、26名消防指战员迅速出动。在救援现场,消防指战员发现,塔吊主体部分完全倒塌在建筑工地。操作员被困在变形的操作舱与地面之间狭小空间内。

根据现场情况,消防员立即组成两个小组,机械破拆组利用金属切割机、电动液压扩张剪、液压破拆工具等装备对塔吊倒塌变形部分进行切割破拆;安全保障组人员负责对部分坍塌部位进行加固,防止塔吊再度施压,对被困者造成二次伤害。为确保被困人员保持清醒意识,救援过程中,一名消防员始终趴在地上,不间断地与被困者交流,安抚其情绪,防止被困者因昏迷而危及生命。

经过消防指战员近3个小时的不懈努力,至当日下午4时30分,塔吊操作员被成功救出。

文/图 记者 廖岚钧 通讯员 周卫卫

■城管系统:抢险救灾,城管市政园林环卫齐出动

本报讯(记者 黄莹 通讯员 张平 朱文 徐守云 薛丹) 3月20日,马鞍山电闪雷鸣,暴雨如注,部分路段积水,部分树木出现倒伏。全市城管系统根据天气预报,积极出动人员设备进行抢险救灾,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市容环境秩序。

市城管局在大雨来临之前提前安排了执法队员对各类高炮、楼顶大型户外广告牌进行巡查,并要求负责方提高防御意识,做好加固措施。对于暴风雨后出现的部分广告牌损毁倒塌现象,各县区、开发园区执法队员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清理,确保路面通畅和行人出行安全。

强降雨来临时,市政处排水所50多名泵站值守人员及时启动泵机加快排水,将水位控制在安全水位以下,同时针对雷电大风可能引起的供电故障,做好应急抢修工作,维护好电气设备,保证泵机正常运转;下水所出动20多人、8台疏浚工程车以湖东路、湖南路为界划分四个责任路段展开巡查,及时发现疏浚排水不畅的下水窨井,处置窨井井盖顶托等突发情况,防止行人和车辆跌落;路灯所对配电柜、变压器、路灯杆等路灯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对可能引起的路灯杆倒伏、电线坠落等情况,做好应急处理;道路所组织人员上路巡视,对可能出现的道路坑洞、路面松散等情况,做好临时性应急抢修,保证道路交通安全。

市园林处立即通过养护管理微信平台启动了防灾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此次雷雨大风对采石河路以南范围破坏较大,当天下午,采石河路节庆广场路段有许多养护单位在对倒伏树木和断枝进行清理。截至20日下午5时,湖西南路、湖东南路、采石河路、节庆广场等倒伏(含断头)各类树木265株,各养护单位在第一时间集中人员、车辆及机械对倒伏树木及断枝进行清理,不影响车辆及人员通行。后续该处将继续对各养护绿地范围进行巡查,并对歪斜树进行扶正加固。

针对暴风骤雨后城区道路上产生的落叶、断枝、污泥等垃圾,市环卫部门也增派了人手和清扫、冲洗车进行洗扫,确保道路干净整洁。

针对今后可能继续出现的强降雨天气,市城管系统各部门各单位将继续密切关注,严阵以待,积极做好抢险救灾工作,避免各类次生灾害的发生,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交运部门:排查安全隐患,确保交运工作正常、有序

本报讯(记者 余萍 通讯员 夏秋芬 张扬) 3月20日下午13时接到天气预报通知后,市交通运输局立即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工作群对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全系统各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根据预案分工,人员到岗到位,深入马鞍山市管养国省干线公路、汽车站、公交场站等开展安全检查工作,排查安全隐患,同时加强动态监管,通过北斗语音监控系统做好营运车辆驾驶员的叮嘱工作,并酌情停班处置。排查到开发区沿线4个公交站台受损,第一时间进行了清理和处置,没有造成人员受伤。在205国道沿线,市公路局应急队伍与养护科人员连夜清除倒伏的标牌,保障畅通。

灾害发生后,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召开紧急会议,及时传达市委市政府关于应对恶劣天气的指示精神,统计上报灾害损失情况,连夜开展全面风险排查,尤其是对市内国省干线公路、县乡道路、客运场站广告牌、公交站亭等进行安全隐患再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避免发生次生灾害。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交通运输工作正常、有序。

■公安交警:哪里需要救援,哪里就有民警的身影

本报讯(记者 余萍 通讯员 秦书草) 3月20日下午,狂风暴雨席卷马鞍山市,树木折断、广告牌倒塌……给车辆和群众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面对恶劣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马鞍山市公安交警迅速组织警力救援,并积极指挥疏导交通,防止次生事故发生,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风雨大作之后,马鞍山市公安交警迅速启动了恶劣天气交通安全应急预案,强化路面巡逻管控,加派警力沿街巡逻疏导,加大路面巡逻密度,处置突发情况,确保车辆及行人的出行安全。

清理被吹倒的广告牌,维修被损坏的交通设施,疏导车辆有序通过……哪里需要救援,哪里就有民警的身影。

同时,交警友情提示广大驾驶人:遇到风雨雷电等恶劣天气,尽量不要将车辆停放在大树下或广告牌底下,避免因大风刮倒树木及广告牌砸碰车辆,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铁塔公司:重保站点全部恢复通信

本报讯(记者 王永霞 通讯员 周立顺) 3月20日下午,马鞍山市出现强暴风雷雨天气,全市断站告警11处,停电告警412处,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马鞍山市分公司应急通信保障指挥小组紧急启动恶劣天气通信保障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冒雨集结,加强指挥调度,有力保障了通信畅通。

当天下午,铁塔公司协同三家电信企业,统筹调度资源,投入抢险人员101人、车辆58台、油机192台,将有限的资源优先投入到重点保障区域,确保重点区域通信畅通。

截至3月20日下午5时,全市已有300余处通信基站得到抢修,救灾保通信工作已从重点保障阶段转入灾后全面恢复阶段。铁塔公司正在组织专业人员采取筑堤坝、抽排水、换设备等举措,尽快抢通剩余的10处遭积水淹没和暴风损坏的基站。

■郑蒲港新区:启动应急预案,做好救灾核灾

本报讯(记者 陈义山 通讯员 张彦飞) 3月20日的雷电暴雨天气导致郑蒲港新区大范围断水、断电、断气,具体损失正在进一步统计之中。

当天下午,郑蒲港新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对敬老院、学校、工矿企业等受灾情况进行摸排统计;供电、供水、供气、通讯、道路、农林等单位负责人迅速赶赴现场参与救援,并做好群众安抚工作;新区供电部门先后派出50名电力工人、10台抢修车对供电线路进行抢修和故障清除;新区城管、环卫、交警等部门联合对辖区主干道树木、广告牌进行清除;姥桥、白桥两镇迅速组织村(社区)干部到百姓家中,对房屋、农业设施受损情况进行统计,并配合百姓开展自救。

■含山供电公司:抢修故障线路,保障居民生活用电

本报讯(记者 苏自山 通讯员 李昌兵) 3月20日13时左右,含山县林头镇遭遇12-14级大风和雷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造成110千伏含东557线2号、3号杆塔倒塌,线路跳闸;35千伏东铜362线1号杆B相断线,13条10千伏线路故障停电,涉及停电台区395个,停电户数21743户,其中全停台区数263个,共21438户。

灾害发生后,含山供电公司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公司领导带领专业技术人员勘察电网受灾情况,科学制定抢修方案,组织全县可调配人员力量、物资等,支援含南片抢修。计划在当晚首先恢复居民生活用电。

截至记者当晚19时30分发稿时,供电抢修人员仍在现场连夜奋战抢修。

应对极端天气 全城全民行动

新闻推荐

一场高效扶贫的寻求之旅 含山县“扶贫志愿行”活动启示录

记者邓婷婷通讯员陆炳生在刚刚过去的冬天,一场名叫“扶贫志愿行”的爱心扶贫之旅在含山大地上落下了深深的足印。6个周末1...

含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含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