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五红”记忆中的乡愁

皖江晚报 2018-06-14 12:17 大字

孙尚华在做红烧肉

谷禾平在做红烧鳝鱼

吴晓秋在做红烧鸭

文图/本报记者王永霞黄莹方燕通讯员程颖周丽夏欢

当江堤上的艾草长得一人高时,端午节也就到了。“端午端午,过节在中午。”一家团圆,马鞍山人的餐桌上少不了端午“五红”。在江对岸的含山、和县,“五红”是苋菜、咸鸭蛋、虾、黄鳝、红烧鸭,再加上一瓶雄黄酒;而在水域江南的当涂、博望一带,“五红”是苋菜、咸鸭蛋、虾、黄鳝、红烧鸡。

跨越一江两岸,“五红”大同小异,但对于一方水土上的一方人来说,“五红”不仅仅是绽放在味蕾上的食材搭配,更是儿时跑过的田间小路,是光着脚丫抓鱼的小河水塘,是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的乡愁。

和含“五红”:儿时美味,一辈子的记忆

在吴晓秋阿姨的心目中,每逢端午,心中总是弥漫着家乡的味道。即便已经在马鞍山生活了几十年,老家的“五红”做法,依然是心底最清晰的记忆。吴阿姨一直延续着奶奶传承下来的手艺,在她看来,那就是一份对传统的尊重,对乡情的记忆。

吴阿姨虽然生在马鞍山,长在马鞍山,但她的老家在巢湖,所以吴阿姨做的“五红”,也和现在马鞍山和县、含山的做法大致相同。

吴阿姨说,老家的“五红”指的是:河虾、咸鸭蛋、苋菜、红烧黄鳝和红烧鸭子。然后以雄黄酒佐餐。如果家里人比较多,还会再做上两个菜,比如火腿炒冬瓜、红辣椒凉拌黄瓜等,正好火腿是红色的,红辣椒也是红色的,这样就保证了每一道菜里都会有“红色”。

为了精心准备菜品,6月12日一大早,吴晓秋就起床赶到菜市场去买来了最新鲜的河虾、鸭子、苋菜和黄鳝等食材,清洗干净后,“吴大厨”便开始烹制“五红”。吴阿姨一边做,一边交代每道菜的做法。

“在锅中倒入清水,放入河虾,并加少许盐、生姜、料酒、香葱后,盖上锅盖开始煮,待水开后再稍许煮一两分钟即可捞起,以免河虾肉质变老。黄鳝切段,记得烧的时候一定要多放点蒜子,鸭子可以用啤酒来烧,不用水,炒苋菜也要多放蒜子才香哦……”吴阿姨说话间,香味已经弥漫了整个房间,让人不禁垂涎三尺。

“我是家里的老大,小时候什么事情都要学着做,还要带弟弟妹妹,烧菜基本都是跟我奶奶学的。”吴阿姨说,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每逢过节都是几个孩子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只有这时候才能吃上平时吃不到的美食。因此一到节日,自己内心都会充满一种期待和敬畏感。

吴阿姨感叹,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老祖宗的传统不能忘,即便在物质生活富足的今下,节日的氛围似乎已经淡了许多,但自己仍会固守老一辈的习俗。比如端午节,她一定会把儿女子孙聚齐,举办一场家宴,在家亲手包一些粽子,烧几个菜,再给孩子们买一些五彩线系在手腕。如果有时间,还会再调制一点雄黄酒,在孩子的手心、脚心、眉心、肚脐等处蘸上一蘸,驱邪、防蚊、保平安。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家人之间的感情,也可以在无形中给他们一种仪式感,尊重传统,不忘传统,传承接力。”吴阿姨说道。

市区“五红”:驱“五毒”度“恶月”,沿袭传统习俗

端午时值农历五月,正是疫病流行的季节,俗称“恶月”,加之端午这天是五月初五,五月是独月,五日也是独日,独月独日被喻“毒气”冲天。好在先人早已学会了一套“攻毒”的生存智慧,于是有了今天人们餐桌上的“五红”。

作为土生土长的马鞍山人,“五红”是孙尚华一家端午餐桌上最主要的美味。“红烧肉、红烧龙虾、蒜泥苋菜、红烧黄鳝、红油鸭蛋,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缺了哪一样,都是不行的。”孙尚华说,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每逢端午,父母总是想尽办法凑齐“五红”,即使配菜,也要撒上红辣椒或者加点酱油上色。现在,物质条件丰富了,“五红”很容易得到,节日的氛围却不那么浓了。因此,她就更加注重端午“五红”的传统,“生活要有仪式感才更有意义,而古老的节日就是这种仪式感的集中体现。”

孙尚华记得,小时候母亲曾跟她说过端午“五红”的来历。传说很久以前,玉帝宣布,天上的毒物要等春雷响第一声才可以到凡间去,所以人们都叫那个时候为惊蛰。不过有的毒物怕冷,于是,它们就约好到端午节天气暖和后再一起去为害人间。这五个毒物就是蛇、蜘蛛、蝎子、蜈蚣和壁虎。它们在端午的时候来到了人间,刚到一户人家的门口,就听见这家里女主人在说,快吃,这是油炸的五毒。五个毒物大吃一惊,便趴到窗户上看,只见桌上五个盘子里有红红的五道菜。那女主人一边吃一边说,这五毒菜真好吃。“五红菜”看在五个毒物的眼里变成了它们的血,五个毒物吓得魂飞魄散,急忙从这户人家逃走了,从此再也不敢去了。

听着母亲故事长大的孙尚华,也把这个故事讲给了自己的女儿听。如今,女儿也出嫁了,可能有一天她也会把故事讲给她自己的孩子听。“传统节日凝聚着祖先的智慧以及对生活认真的态度,把这种智慧和态度传承下去,是我们每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博望“五红”:大自然的馈赠,几代人的传承

清晨5点,博望区山宁行政村王富自然村,51岁的谷禾平就忙活开了。今天她要准备一桌特别的午餐——端午“五红”,早起是为了摘取最新鲜的食材。

博望“五红”,即河虾、咸鸭蛋、苋菜、黄鳝、红烧仔鸡。屋前的菜园里,今年的第一茬苋菜娇嫩艳丽,辣椒青翠欲滴,毛豆也变得饱满,谷禾平每样采了一点。蔬菜准备妥当,她来到屋后池塘边,运气不错,前一晚扔在塘里的虾笼捕到了不少河虾。取完虾笼,谷禾平回到厨房,从罐子里掏了十几个咸鸭蛋,这些鸭蛋腌了20几天,现在吃口感最佳。

正当谷禾平忙着收虾笼的时候,丈夫程晓林也起来了。夫妻俩早就商量过,程晓林负责鸡和黄鳝。鸡是养了一年的小本鸡,黄鳝则要到镇上去买。

吃过早饭,打扫好卫生,谷禾平就开始准备烹制“五红”。鳝鱼切段,鸡肉剁块,苋菜洗净,做法上并没有多少考究之处。只是博望人无辣不欢,辣椒酱家家必备,尤其在红烧菜里,几乎是“标配”。所以,做好的红烧鳝鱼、毛豆烧鸡色泽“红红火火”。

年年端午吃“五红”,但其实谷禾平自己做“五红”的机会并不多。婆婆在世时,都由婆婆做,谷禾平跟着打下手虽然学会了,但很少亲自操刀。去年婆婆去世,今年就由她掌勺。“都是一代一代往下传,以后儿子抬媳妇了,我也要教她怎么做‘五红\’。”

两个灶同时煎炒炖煮,忙到11点半,“五红”也端上了餐桌。丈夫和儿子回来了,女儿一家三口也从邻村赶回来过节,一家人围坐在桌前有说有笑。

在博望,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划龙船、包粽子自不必说,那一天,孩子们会在脖子上戴上五彩丝线编织的“端午龙”,手腕、脚踝上系着端午线,寓意吉祥安康,家庭主妇们也要准备一顿“五红”团圆宴。

王富村74岁的老人程绍乐还记得,在他年少时,他爷爷就曾说过端午要吃“五红”。程绍乐说,旧时的博望还有端午早上不挑水,提前一天把水缸挑满的习俗,现在已经没有了,但是吃“五红”仍然保留下来了。只是以前的“五红”指的是虾、黄鳝、咸鸭蛋、苋菜、雄黄酒,现在喝雄黄酒的少了,老百姓就用红烧鸡或红烧鹅来代替。

新闻推荐

凌家滩研学旅行基地封闭试运营

6月3日开始,凌家滩研学旅行基地正式封闭试运营。凌家滩研学旅行基地位于凌家滩遗址南200米,是利用原凌家滩50年代老粮仓进...

含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含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