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长三角“白菜心” 马鞍山如何逐“绿”前行?
薛家洼(资料图)
打造长三角“白菜心”
马鞍山如何逐“绿”前行?
这是一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马鞍山推动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这是一次乘风破浪、激流勇进的非凡航程——
从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到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再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全市上下执笔共绘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马鞍山市第十次党代会再次吹响新征程的号角:要突出绿色转型示范,打造生态优的“白菜心”,生态环保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逐绿而行,久久为功。在这片热土上,生态理念堡垒正在不断构筑,生态建设根基不断夯实,生态产业动能不断孕育。
一幅青山绿水、江面如画的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图景,正在马鞍山一江两岸徐徐铺展。
绿色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
马鞍山薛家洼生态园,岸绿山青、鸟语花香。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
当“长江大保护”的号角响彻大地,新时代的马鞍山借“整改”之力,堵“排污”之口,还“绿色”之滨,刮骨疗毒,固本培元,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重塑长江生态。
曾经,因钢兴市,环保“账户”严重“透支”,“临水不亲水”的窘境一度成为城市发展的困惑。
如今,生态立市,突出问题整改“清零”,一个个生态“难点”“堵点”被有效破解。
“采石风景”成为她的底色,“杨树林”成为她的嫁衣,“薛家洼”成为她的粉缀,“滨江生态园”成为她的新装,这座城市用源远流长的历史沉淀和滨江新绿支撑起全体市民的自豪与荣光!
“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实现长江东岸从‘滨江不见江’到‘城市生态客厅’的美丽蝶变。”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为这场“暴风劲雨”留下了生动注脚。
马鞍山用实际行动回应殷殷期盼,荣膺安徽省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创建示范市。2018年以来,马鞍山市环保整改工作连续三年考核全省第一。
一路披荆斩棘,一路高歌猛进。
马鞍山率先在全省以市政府层面专项推动“环保管家”模式;率先在全国实现长江干流及重要水域常年禁捕和渔民退捕转产,创造出“禁得最早、做得最好”的马鞍山经验。
从“捕”到“护”,一字之差,不变的是地点,变的是观念。
如果说,碧水东流见证的是初心,那么传承弘扬好长江文化则是马鞍山不倦的追求。
今年国庆假期,长江东岸的滨江文化公园里一片忙碌。搭建室外舞池、进行节目彩排……10月13日,第33届马鞍山李白诗歌节开幕式在这里上演。
大江颂歌,千里传情。
从闻名遐迩的太白楼至自然成趣的三元洞,从寓意深厚的蛾眉亭至神奇怪诞的然犀亭……长江文化成主线,绿色江岸作底色,诗歌艺术是精髓,对于马鞍山而言,长江文化一直不乏,不仅植根于人心之中,更流淌于血脉之间。
绿色宜居:碧水蓝天尽开颜
天朗气清,抬头,是怡人的“天空蓝”;碧水泛波,放眼,是沁人的“生态绿”;万木吐翠,四顾,是醉人的“沃土黑”。
春风席“生态福地”,秋雨润“智造名城”。
“生态环境指标位居长三角城市前列,生态环保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市第十次党代会让我们看到了马鞍山对标的高度与决心。
新征途,再出发!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呵护绿水蓝天净土,绘就生态幸福底色。
“党代会报告让我们倍受鼓舞,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产业结构,通过一系列刀刃向内的‘环保革命’,构建起全产业链全覆盖的绿色防护网。”国星生化公司总经理谷顺明道出了众多企业家的心声。
激活企业绿色细胞,走稳生态立市步伐,见证在点点滴滴。
乘风破浪,逐梦蓝天白云——
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冬季秸秆禁止焚烧;马钢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推进、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完成;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监督帮扶有序开展、车载走航动态监测……向发展要蓝天,向蓝天要空间。
水清河晏,再现碧波粼粼——
“截”堵直排污水、开展管网排“查”、守“护”饮用水源、提升“治”污能力、强化水质监“测”……问渠那得清如许?齐抓共管活水来,百姓脸上笑颜开。
守望绿色,呵护一方净土——
一般工业固废“放心安新家”、矿山生态修复“旧貌换新颜”、船舶污染物执法“联合出利刃”、风险监控点监测“把脉护健康”……为生态修复做“加法”,为清理固废做“减法”。
一组数字晒出生态亮眼成绩单。
2020年,马鞍山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高达88.3%,空气质量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好水平;长江马鞍山段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创国家考核以来最好水平;全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一江两岸森林城,吴楚画廊马鞍山。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7.72%,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68平方米。马鞍山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绿色宜居,马鞍山正以“一盘棋”的思想共谋划,以“一船人”的齐心共风雨,以“一家人”的感情共荣辱。
绿色振兴:守得云开见月明
玻璃栈道观景、水上漂流运动;动物乐园齐聚,水下餐厅在建……在位于当涂县的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开业一年多的长三角首家“矿坑乐园”已成为网红生态旅游景点,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不曾想,这里原先是一座城市伤疤废弃矿坑场——原国安采石场。
作为马鞍山市探索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样板”,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管理有限公司投资了近2亿元进行矿坑修复治理和综合利用开发,借助原有地形地貌,打造蹦极、玻璃栈道、水下餐厅等特色项目。
“宁愿多花钱,咱也不能欠了生态账。”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修金娓娓道出众多马鞍山人的“生态经”。
工业是马鞍山最深厚的底色。
忆韶华,擎起灯火的矿区、溅起钢花的工厂构筑起祖辈们得以安身立命的家园,却也留下了千疮百孔。
望今朝,如何变“卖石子”为“卖风景”,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创新生态价值转化,实现绿色振兴?
市第十次党代会给出具体目标——生态环保高水准。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明显,绿色经济加快发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
策高必当行远。
去年,马鞍山建市以来的首个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按下“启动键”。全市以“整盘棋”思想,优化城市发展布局,实现城市绿色振兴。
今年,马鞍山市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成功获批EOD模式试点,开启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新篇章。
有一种变化,叫做从“跃然纸上”到“映入眼帘”。
在丁山矿区和凹山湖西侧矿山修复项目现场,栽种不久的元宝枫、杜仲、山桐子等“三棵树”正茁壮成长。
“三棵树”一、二、三产融合项目,通过一产种植、二产加工、三产销售以及文旅休闲,打造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实现自我“造血”。
从过去单纯的生态修复治理,到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再到按照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路径,采用“生态修复+”治理,加大产业收益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反哺力度……马鞍山的生态修复治理模式正在实现“三级跳”。
如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仅落地生根在向山地区,更开花结果在一江两岸。马鞍山这座城市正朝着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振兴的蓝图大步迈进。
记者 任德玲 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
新闻推荐
当涂经济开发区“三全”服务为企纾困解难当涂经济开发区学习借鉴“企业秘书”“企业用工管家”等制度,常态化推进“四送一...
当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当涂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