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村晚”过大年

马鞍山日报 2021-02-08 01:59 大字

记者 吴黎明 通讯员 彭换换

2月4日,暖阳高照,春意盎然。当涂县太白镇龙山广场,《五星红旗》歌声嘹亮,划破苍穹。太白镇乡村文化带头人秦传霞正和文艺队员们录制歌伴舞《五星红旗》,尽管现场没有观众,但大家依然非常投入。

“作为‘网络村晚’的压轴戏,可不能让大家失望,春节期间上线后,可有几万双眼睛盯着呢。”秦传霞告诉记者,镇里举办乡村春晚已有多年,大家都养成了“上村晚、看村晚”的习惯,以前每到这个时候,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排练线下乡村春晚。今年,因为疫情防控,为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聚集,只好先把乡村春晚的节目提前录制好,届时再上线,让大家用手机就能观看到,同样度过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

“得到参加‘网络村晚’的通知后,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和学生们的热情都很高,准备了2个少儿情景剧、1个少儿舞蹈,通过十多天的排练,现在已经录制完成了。老师、学生和家长们都很期待最终的节目展示。”新欣幼儿园园长夏朝香高兴地说道。

乡村春晚效果好不好,乡村文化领头人是关键。该镇花园村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刘世明一刻也没闲着。为了保证节目质量,已71岁高龄的刘老师从节目创作、编排到录制,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演员们无不敬佩。在太白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由太白村文化志愿服务队表演的情景剧《新事新办》也在紧张录制中。该情景剧是由太白镇文化志愿者操新辞,根据太白村在开展移风易俗试点工作中涌现的典型事例改编而成的,视频拍摄的场景就选在太白村的农户家里,既反映了故事的原汁原味,又体现了移风易俗工作真正落实到了基层。

“网络村晚”由太白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办,太白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太白镇文化志愿服务队承办,参与节目创作、表演、录制、合成、制作的都是志愿者,不要一分钱的报酬。活动组委会于1月20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等渠道,对线上活动进行了推送,已征集文艺节目24个,各村居文艺团队、文化志愿者自编自演了舞蹈、器乐、独唱、当涂民歌、戏曲、歌伴舞、诗朗诵、快板等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目前,该镇“网络村晚”已进入花絮录制、节目合成、后期制作阶段。

“这次‘疫情防控,文化同行’活动,采取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方式。在线上,举办‘太白镇2021年网络乡村春晚’和\‘摄影作品网上展厅’两项活动;在线下,开展\‘我为防疫一线同志送春联’活动。正值疫情防控期,不仅要保障老百姓的健康安全,还想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到乡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豪感,扩大群众参与面。”中国好人、太白镇文化站站长吴家龙介绍,参加此次活动的人员不仅有镇村干部和文化志愿者,部分企业负责人、典型人物代表、各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老师和孩子们、镇老年大学的学员们也都积极参与进来,参加线上、线下活动的文化志愿者达到320多人,为牛年春节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暖流。

据了解,“太白镇2021年网络乡村春晚”和“摄影作品网上展厅”两项线上活动将在春节期间通过“安徽太白”微信公众号平台公开推送,线上展示、网络投票将在2月中旬结束,2月底举行表彰奖励。目前,网络展厅已征集摄影作品60幅,“我为防疫一线同志送春联”活动380副春联已全部送出。

“‘网络村晚’的生命力在于,身边人演,身边人看,点击量、转发量一定不差。”吴家龙对即将上线的“网络村晚”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马鞍山市4名初中毕业生被省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录取

本报消息记者黄莹通讯员柴家峰报道记者日前从市教育局了解到,2019至2020年,马鞍山市共有4名学生顺利通过考核并被正式录取...

当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当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