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之乡”插苗忙

皖江晚报 2020-08-12 08:42 大字

“河蟹之乡”插苗忙

水退人进。连日来,当涂县大陇镇塘桥村水产养殖专业户严长春正忙着在蟹塘里插大籽苗。严长春说,受洪水影响,有河蟹逃逸,根据洪灾前后的摄食量变化来估算养殖水体剩余螃蟹数量,河蟹逃逸较多的塘口可多插苗,河蟹逃逸较少的塘口尽量少插苗。

据正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的大陇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严爱平介绍,全镇河蟹养殖面积4.7万亩,小龙虾养殖面积1.5万亩。这段时间正是河蟹进入上市前的最后一次蜕壳管理期,也是小龙虾繁殖期,为了抓好灾后水产业恢复生产自救,镇水产技术人员深入塘口实地了解情况并指导生产,利用微信公众号和水产服务微信群、朋友圈等形式编制技术简报,指导农民恢复生产,目前全镇已有5000亩蟹塘完成了插苗。

走进太白镇四小圩,养蟹户于清红正顶着大太阳,仔细地将螃蟹塘中的伊乐藻打捞起来,没多久工夫,伊乐藻就堆得有一人高了。“伊乐藻本来是给蟹塘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供螃蟹活动、隐藏和脱壳,还是它很好的天然饵料,降低发病率,提高成活率。但现在因为汛情的影响,很多别的水面的伊乐藻都飘过来了,这两天温度又高,很容易爆塘,要抓紧给打捞上来,不然会败坏水质,造成螃蟹死亡。”于清红是塘南镇人,在太白镇承包了400多亩水面,每年的收成都很不错,但今年受汛情影响,部分池塘的蟹苗逃逸、死亡,养殖模式被打乱,蟹塘里的水草也被破坏,给螃蟹的生存带来了较大的隐患,好在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专家的指导,及时釆取了应急止损措施。

据了解,为使养殖户的损失降到最低,当涂县农业农村局及时制定下发了《灾后水产养殖业生产恢复技术指导意见》,进行分类指导、科学引导。对于受灾严重的,首先修复水毁养殖设施、塘口,抢修养殖区内道路、电力设施等,其次根据塘口实际情况转产,投放青虾苗、河蟹豆苗并配养黄白鲢鱼种,适当加大青虾苗种密度,年底就可上市,豆苗可以为来年养殖大规模成蟹做准备。对于受灾较轻的,加强水质和底质管理,营造良好的水体生态环境,根据食台的吃食情况确定池塘存塘量,合理调整投喂量和投喂频率,并加强病害的预防,做好极端天气等应急处理。

记者 吴黎明

通讯员 郭园园

新闻推荐

■生活活页■

■生活活页■■港华燃气提醒广大燃气客户:燃气热水器必须配置合格烟道并连接至室外,使用燃气灶具和热水器等燃气燃烧器具时...

当涂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当涂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