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险突击队 勇当急先锋
图为大邢村青年抢险突击队员在巡堤查险。记者 储灿林 摄
抢险突击队 勇当急先锋
当涂县湖阳镇大邢村40余名“90后”组成抢险突击队——
大堤上的“新青年”
“走,上堤查险去!”
7月14日临晚,身穿迷彩服的队长邢兵兵,扛起倚在门边的铁锹,大步向埂上走去。身后,数十张年轻的脸庞很快聚在“大邢村青年抢险突击队”的旗帜下。
这是一支为防汛而生的“生力军”。除了队长邢兵兵是“85后”,剩下40多名队员清一色都是村里的“90后”,年轻、有激情、充满活力。面对西埂外运粮河不断高涨的水位,他们的任务,就是和当初自己的父辈一样,勇战洪魔,守卫湖阳。
平日里,他们是水产店老板、卡车司机、企业职工,“散做满天星”;如今,当洪水袭向家园,他们从四面八方赶回村庄,“聚成一团火、拧成一股绳”。
“大堤背后就是我们的家园,青年就要有青年的担当。”在南京一家公司上班的邢龙飞,向公司请了假,回乡投身防汛;“生意可以慢慢做,防汛抗洪不能等。”在外从事工程生意的邢康,得知家乡汛情严峻,把生意交给家人,第一时间赶了回来……
骤雨初歇。从埂脚到坡面,3.7公里长的大邢村埂段上,湿滑泥泞。“下了一整天的雨,漏水点可要找仔细了。”邢兵兵安排大家五人一组,分段巡堤查险。一天值守12小时,这条路不知已走过多少趟。
“我们从小在水边长大,会划船、水性好。而且绝大多数都参加过2016年的防汛,虽然只是打打下手,但也在实战中学到了很多父辈们传下来的经验。”邢康说,比如查险,水从土地里浸出来,要仔细观察流水的颜色。如果浸出清水,说明没什么问题;若是浑水,就可能是形成了管涌,要赶紧处理。
长时间在堤上巡查值守,是对一个人耐性的极大考验。不仅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发现任何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还得时时提防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蚊虫叮咬、风吹雨淋,那都是家常便饭,有时候夜里巡堤还会碰到蛇。”说罢,邢龙飞亮了亮手里的叉子,“我们都带着‘武器’呢!”
“这帮年轻人干劲十足,学起来认真,巡起来负责,特别能吃苦。”正在巡堤的大邢村党总支副书记邢海军来到队伍中,打算陪着年轻人再巡一段,现场教授一些查险除险经验。
“我们这辈人总会有防不动的那一天,到时候防汛的重任就得靠他们扛着。”邢海军说,他们也会尽己所能,结合平时的巡堤查险、处置险情,在实战中做好“传帮带”,让年轻人更快成长起来,把“接力棒”更好地传下去。
“我们不仅要接过担子,更要学习老一辈人身上那种敢打敢拼、众志成城守卫家园的精神,让防汛精神和技能代代传承。”邢兵兵说道。
一轮巡堤结束,已是夜幕低垂。喝上两口水,邢康习惯性打开手机,顺手拍了一张“小伙伴”们的合影发进“朋友圈”,配文字数不长:“今晚继续坚守,水不退我们不退!”
记者 刘挺 通讯员 陈海波 邢路辉
当涂县江心乡防汛抢险队奋战埂段大面积内脱坡险情
众志成城 勇战险情
位于当涂县江心乡南面的彭太村,是一个有着3000多人的行政村;长江一条叉江从中间流过,将这一大一小的两个小岛隔开。自成一圩的彭太村,因汛情十分严重,圩内老弱妇幼已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7月16日中午,因现场指挥8号村民组埂段抢险而一夜未眠的村党支部书记胡恒翠告诉记者,目前彭太村全圩已有三分之一长度的圩堤出现了漫溢现象,全靠搭建子埂挡住江水流进圩内。
据了解,该村8号村民组埂段于7月15日下午4点半左右,突然发生圩堤大面积内脱坡,总长度约30米。收到巡埂员汇报后,胡恒翠立即报告乡防汛指挥部和县水利部门,同时组织本村防汛抢险队员悉数到场做好物资准备,等待专家决定方案后立即投入抢险战斗。很快,乡防汛指挥部就调来了大批防汛物资和几十名应急抢险队员,县防汛专家也第一时间来到现场,快速查看研究险情、确定实施方案。
通过分析,8号村民组埂段发生大面积内脱坡险情的原因是,雨水过多过急、泥土油沙柔软和江水长期浸泡所致。不到下午5点,抢险队员们就一头扎进风雨中,一边用石子来压埂脚,一边摊铺化学布挡住雨水。抢险队员的雨衣划开了不更换,手指划破了也不包扎,一刻不停地加油干。队员汤兴华具有丰富的抢险经验,不仅自己带头干,而且指导年轻的队员苦干加巧干。
刚满19岁的小伙子刘洋,从合肥学成归来后在当涂县城从事汽车修理工作,虽然生意好收获丰,但看到家乡严重的汛情,毅然放下手中的活,报名参加了乡防汛应急救援队,从早上7点多一直干到中午12点。现场的每位抢险队员都表现得积极主动,任凭汗水和雨水混合着一起在脸颊上流淌。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经过抢险队员的连夜奋战,截至17日中午1点多钟,彭太圩8号村民组埂段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后期的加固和维护工作还在继续着……
记者 谈恒成 孙道军
博望区新市镇党员、团员、民兵踊跃参加防汛抢险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突击队员的身影
7月16日,大雨一直下个不停。在石臼湖军民圩新市段,党旗和突击队旗帜在风雨中猎猎飘扬,60多名党员突击队员、团员突击队员、民兵应急抢险突击队员并肩作战,装沙包、筑堤坝,雨水和汗水交织在一起。他们来自不同的单位、岗位,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突击队员,肩负着一个共同的任务——防汛抗洪!
28岁的王祥是新市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家里有个两岁宝宝,在获悉镇党委招募突击队员的招募令后,他立即把孩子委托给父母,自己毅然申请加入突击队,参加防汛。
在新市镇参加军民圩新市段防汛抗洪的三支突击队中,有一对父子突击队员正在冒雨装沙袋。父亲叫陶家发,儿子叫陶鹏,均是政府工作人员,在接到组建防汛突击队的招募令后,父子俩不约而同地申请加入。“我和父亲一直关注着汛情,因为我父亲参加过2016年抗洪抢险,我经常听他说那年的石臼湖汛情,所以今年汛情发生后,我们就天天关注汛情发展,想为防汛抗洪出把力。今天接到突击队上大坝筑堤加固的命令后,我和父亲立即和其他突击队员一起赶来了。”
在这60多名防汛突击队员中,还有许多“90后”。1996年出生的陈阳参加的是党员突击队,1995年出生的陶陈涵加入的是民兵应急抢险突击队。他们两人参加工作不久,缺乏诸如防汛抢险等重大事件的磨炼。这次组织上招募防汛突击队员,他们毫不犹豫,积极报名。“在防汛这样的实战中锻炼自己,能使自己尽快地成长起来,也彰显年轻人的责任与担当。”在大学时就入党的陈阳说道。
在当天的军民圩新市段筑堤加固中,来自新市镇三支突击队的队员们冒雨奋战,虽然一身泥水,但个个情绪高昂,扛着沙袋,你来我往,彰显了关键时刻党员挂帅的先锋队作用。
记者 慕继平 通讯员 朱婷婷 高雅
当涂县姑孰镇应急抢险队巡堤抢险冲锋在前
最是险处逞英豪 连千圩上打胜仗
经过近10个小时的紧急抢险,一道80米长、7米宽、3米深的长笼形成,险情最后得到控制。作为当涂县姑孰镇应急抢险队的中坚力量,夏骅终于松了一口气。
7月15日上午9时06分,连千圩跑筹人员在巡堤中发现一处疑似滑坡点,立即拿起对讲机报告,随即插上巡堤小黄旗做好记号。接到紧急报告后,镇防汛抗旱应急指挥所立即请示技术指导,并组织民工对现场险情进行简要技术处理。经技术指导组紧急现场勘查和技术会商,立即根据险情定性落实抢险处理措施。同时,50多人的抢险队伍也迅速赶到,清障除杂,挖沟运土……任凭雨水和汗水交织,他们依旧紧锣密鼓地忙着抢险。抢修现场,临时调运挖掘机3台,运输车辆10台,累计抛石量2000多方加固堤坝。
“从当上一名应急抢险队员那一刻起,就知道自己是应急抢险,哪里需要哪里搬。”夏骅说,应急抢险队员有的是村、社区主任和民兵营长,有的是优秀村民组组长和党小组组长,有的是入党积极分子,当然还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群众。
“大家辛苦了,虽然险情已除,但我们不能放松警惕!”关马村书记鲁尊兵也是应急抢险队的一员。他于去年10月在南京进行了胃癌手术,医嘱让大病初愈的他多休息,不要太累,他却执意奋战在堤坝上。入汛以来,他连续10天坚守在防汛一线,才松一口气,又连夜组织电工沿着导浸沟架设100米电线,安装好照明灯,便于值班人员巡查,并安排人员在该处插上小红旗,树立责任牌,实行专人值守、每半小时无缝隙巡查,确保堤防安全。
队员们还没顾得上休息,又接到镇防汛抗旱应急指挥所紧急通知,立即赶赴东大社区下门口涵洞处参与紧急加固。涵洞口的水一米多深,队员们一个个扑进水中,用双手扛起沙包,在水里堆沙包,手和肩膀都磨起了水泡,但也顾不了疼痛,只想能成功地完成任务。终于,在当天傍晚,圆满完成加固任务。
队员们纷纷说:“哪里有危险,我们必定会出现在哪里”。
记者 吴黎明 通讯员 王莎莎
新闻推荐
入汛后,位于水阳镇光明工业集中区的安徽阳光水泥有限公司主动承包起责任埂段,安排企业职工参与防洪各项工作。7月3日晚8时...
当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当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