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县创新基层治理暖人心

马鞍山日报 2020-06-22 01:14 大字

当涂县创新基层治理暖人心

本报讯(通讯员 徐晓莉 陈鑫) 当涂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搭建“一圆六方”工作平台,开展“圆梦微心愿”活动,成立“青年创业者联盟”,护航“六稳”,落实“六保”,切实做到稳民生、暖人心,共筑社会同心。

资源下沉 为社区减负瘦身

为解决社区权力小、群众需求多的难题,当涂县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圆心,公安、民政、司法、住建、市场监管、城市管理六个部门共建互助的“一圆六方”工作模式,按照“吹哨、应哨、派单、办理、反馈、评价”六步流程,推动基层治理问题高效处理。同时,从六方部门选派45名精干力量下沉社区兼任职务,以社区为单位建立“民情e站”微信群,每周召开一次社区“圆桌会议”,推动“部门—社区—居民”直接对话。汇总梳理47项高频事项形成为民服务专项清单,印发《当涂县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对原有的302项社区工作事项进行归类、梳理,对社区承担的150项不合理负担进行全面清理,科学列出社区依法履职事项9项、协助政府事项40项、盖章证明事项7项三份工作清单。自“一圆六方”工作模式建立以来,当涂县城区12个社区共发起“吹哨”334次,县直部门全部“应哨”,帮助解决垃圾乱堆乱放、车辆违规占道、房屋质量隐患等300余个基层治理问题,极大缓解了社区工作压力。

服务提升 为居民解难圆梦

为把党组织的温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当涂县聚焦困难群众“微期盼”“微心愿”,以社区为单位,每月开展一次“当爱在靠近、圆梦微心愿”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微心愿”征集、审核、发布、认领、跟踪、评价制度,结合上门走访、节日慰问等方式,通过张贴征集公告、设立征集信箱、开通征集热线广泛征集辖区居民特别是困难职工、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及病残人家庭等群体的“微心愿”。按照内容、难易程度和实现方式等对征集到的“微心愿”进行汇总分类,每次确定发布10-15个“微心愿”。由社区统一制作“心愿卡”,通过“微心愿”信息系统、“心愿墙、许愿树”、社区公开栏等多种渠道对外发布。按照“能为、自愿、尽力、实效”的原则,广泛引导动员县直部门、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及广大党员群众,选择“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等形式认领。建立“微心愿”征集、认领台账,通过电话、会议、走访等途径,对“微心愿”达成情况定期回访,全面了解“微心愿”办理情况和群众满意度,并将进展情况及时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实现党建引领有深度、工作推进有力度、为民服务有温度。

党建聚能 为创客保驾护航

为满足青年人才成长发展和创新创业需求,让青年人才在智造强县、乡村振兴、“互联网+”、发展小微企业等领域追寻梦想,培养本土创业人才,当涂县成立“青年创业者联盟”,吸纳会员单位42家,以“青创之家”为平台,打造“创在当涂”品牌,围绕引才、荐才、聚才,通过搭平台、畅渠道、重服务等多举措,促进人才孵化、培育、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出台《优秀青年创业人才(团队)遴选办法》,每年遴选10名(个)左右优秀青年创业人才(团队),连续三年从县人才专项资金中给予补助,当涂县天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马鞍山市快乐青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一批年轻企业创业人才受益。在联盟党组织的带领下,联盟全体党员积极参与贫困儿童微心愿认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等活动,不断拓宽青年创新创业的“生态圈”和“朋友圈”,推动当涂县创业青年抱团取暖、共同发展,在全县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新闻推荐

发生在当涂县石桥镇谢公村的新鲜事 志愿者当“主播” 小龙虾卖得火 文/图 记者 吴黎明

图为直播现场。发生在当涂县石桥镇谢公村的新鲜事——志愿者当“主播”小龙虾卖得火文/图记者吴黎明短短两个小时,一场“...

当涂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当涂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