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濮家店说起……
位于芜湖市城东十里处的卜家店,原名是濮家店,它濒临青弋江,历史上这里曾经是闻名遐迩的炼钢制器的古镇。
据民国八年(1919)《芜湖县志》记载:“濮家店镇在县东十里。”濮家店最初叫百家店,后因濮家生产的铁器质量优良,业务发达,由群众自发地改称濮家店。
说到濮家店出产的濮钢,有一个在芜湖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北宋末期,山东曲阜的濮家兄弟七人,都是精于炼钢制器的铁工,因为金人南侵,濮家兄弟激于民族义愤,相约分别从军,从事武器修造,以与金人抗战,在分散以前,特制铁符一方,分作七块,弟兄各执一块,作为日后会见的信物。
兄弟七人分别随军转战南移,于南宋初期分别在七处安家立业。到芜湖安家的是老七,濮氏宗谱称之为南来始祖“其七公”。其余六兄弟分散在安徽凤阳、和州、当涂,江苏溧水、苏常,浙江的嘉兴等六处。
濮七到了芜湖以后,先住古城东南郊的濮家店镇(当时的百家店),炼钢制器。至南宋中期,濮七的孙子濮万伦,积累了丰富的炼钢经验,练就了一手“听钢”绝技(即敲击钢的声音,就能鉴别钢的优劣),这种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它对芜湖炼钢事业的发展,曾起到一定的作用。
到了元代,统治者限制民间使用铁器,极为严格。相传江南地区竟“十家共用一把菜刀”。濮家炼钢制器的事业,当然受到严重的打击。这时濮家的大部分子孙,就在濮家店镇的附近村垾从事农耕。但炼钢制器的技术仍旧秘密传承下来。
明代中叶,芜湖专业炼钢的钢坊,逐步得以恢复。濮家后人濮万兴将钢坊由濮家店迁移到古城西郊濮家院(即今淳良里堂子巷一带)。以后炼钢业逐渐发达,加之城墙筑成后用水不便,所以濮万兴特在城西外七更点另行购置地基,建筑总作坊,以濮家院为东作坊。至乾隆嘉庆年间,钢坊达到鼎盛,又增设西作坊,并在石桥港西面(即今花津路)独建白石浴池,专供本作坊工人洗浴,可见雇用工人人数之多。
濮万兴的钢铁制器当时行销七省之广,最远的为山西省。该坊总作坊设有客舍,招待各省顾客食宿。在营业最盛时,前来采购的山西客商众多,产品时有供不应求的现象发生。当时钢款的汇划和现银的解运,由此诞生了专门的票号。著名的山西“三晋源”票号(在三圣坊巷内),即是其中之一,这家票号一直营业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才歇业。
1959年,张九皋先生为核对上述材料,以求真实起见,又专函侨居上海的濮文波(秋丞)老先生(濮老是濮万兴钢坊后人,清末甲辰科芜湖进士,当时任上海文史馆研究馆馆员,是年90高龄),张九皋先生在得到濮老的回复后,作了如下记录:
承询炼钢记事,代远年湮。数典几忘其祖。幸先兄文彬修理宗谱,只载名称,未详技术,兹将庭训耳食之余,略为贡献,幸垂考察马(焉)。祖居山东曲阜,避金寇举室南迁,昆仲七支,分设浙江、江苏、溧水、凤阳、和州、当涂等处。最幼弟其七公居芜湖濮家店(原名百家店),后迁市区七更点,继续祖传炼钢业。因西湖池水最宜淬钢,家店合一。钢业大兴旺时,万兴商业标准推广至山西各省,同业八家,以晋家为首。极一时之盛。闻先君云:考炼钢有粗细之分,技术有搥钢、箝钢、淬钢、听钢。吾三世祖万伦,最精于听钢。清太平天国时,毁于兵火,家业荡然。技术亦不传矣。今芜湖赵云生刀剪驰名,盖其一麟一爪耳。
除上述濮家钢坊以外,其他钢坊的大概情况,根据当年九皋先生调查的材料可知,最具有代表性的葛永泰、马万盛两家,也是较大的钢坊,这两家是从南京转移到芜湖来的。葛家在先,马家在后。
葛家钢坊开设于西湖东面,即今太阳宫(古名北极阁)湖滨街附近,在用水淬钢方面,它占了最便利的地位,也是获利最早的一家。这影响了各地炼钢者,逐渐集中到芜湖这个地区来。
各地从事炼钢事业的人,为什么要集中到芜湖而来不在南京?据调查研究,其原因有三:一、炼钢的主要原料是生铁,芜湖邻境繁昌、当涂两县均产铁(宣城过去亦有产铁的迹象),从各地运来芜湖,比运往南京便利而省费。二、燃料木炭产自皖南山区,不但运输便利,市价亦较南京低廉。三、运销方面,芜钢和其他手工业商品,如运销江浙各地,无须长江风涛之险,可以从中江故道经过东坝(该地有过傤行,专办上坝搬运换船各事),水道处处可通,既便利又安全。过去江浙闽广的商品,亦由此道输入至皖南。
由于上述客观有利条件,各地炼钢都来芜湖集中经营,这是必然的趋势,也是芜钢能够高度发展,行销天下的主要因素。何况南京改作留都后,市面低落,工商业者另找出路,转移到芜湖来,这也是必然的趋势。
芜钢一般发展情况大致如此,其他钢坊,非但变迁复杂,也没有材料。但像濮家钢坊这样,经历宋、元、明、清四朝,绵延七八百年之久,还是绝无仅有。
张孝祥
新闻推荐
3月19日,从空中俯瞰,黄池镇黄池实验学校在碧水、蓝天、金黄色油菜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学生迟迟...
当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当涂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