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农商银行的三次情缘
2004年,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这一年也是我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年。由于所学的是新闻专业,我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在马鞍山日报从事记者编辑工作。
2007年11月20日,我编辑的一篇《“修鞋匠”当上了形象大使 农村合作银行树诚信者为榜样》文章刊登在马鞍山日报上,新闻见报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这也正是我与马鞍山农商银行的第一次缘分。
这篇文章报道了改制前的马鞍山农合行“微小贷款”客户——当涂鞋姿宝专业皮鞋美容连锁店的孟庆红,因诚信经营被马鞍山农村合作银行选为形象大使的故事。 “微小贷款”为没有抵押、过去无法获得贷款,又正处于成长期的个体经营户、小商户、小企业创造获得贷款的机会。这次报道也让我这个“局外人”对农合行产生了良好印象。这篇文章当年被评为安徽省好新闻二等奖和马鞍山好新闻奖。我本人也因获奖而成功申报了中级职称。
我与农商银行的第二次情缘是在2013年,当时我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某商业银行引进人才的公告,当时也不清楚是哪家银行,我想肯定是某家大型银行,或者是即将到马鞍山开业的股份制银行。报名后才知道是马鞍山农商银行。由于此前的良好印象,我没有犹豫,经过一系列考核最终被录取,在总部综合办公室从事宣传文秘工作。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本应该不是难事,但接手后才知道,因缺乏专业知识,我在写材料时并不能像写新闻一般得心应手。于是我便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争取早点从“外行人”变成“内行人”。几年来,我不断学习,向领导和同事请教,渐渐地上手了,连续几年被省联社评为年度信息宣传先进个人和马鞍山银行业宣传先进个人,在监管部门、金融学会等组织的征文比赛中屡屡获奖,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我想取得的这些成绩,也是与农商银行的发展离不开的。如果没有这些年来农商银行的改革发展,我就是再有妙笔,也苦于“无米之炊”,是写不出来好文章的。
省联社成立15年来,马鞍山农商银行也历经了两次改制。 2005年从农信社改制成全省首家农村合作银行,也是全国第一家地市级农村合作银行,2009年再由农村合作银行改制成为全国首家地市级农村商业银行,安徽也成为全国首个全部完成农商银行改制的省份,这一系列的大胆改革创新,为全系统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劲的支持。可以说,这些年,农商银行取得的成绩与省联社的大胆改革创新是分不开的。
回首2005年改制之初,农信社历史包袱沉重,资产质量低下,员工素质有待提升,信贷文化亟待重建。面对困境,我们必须要找到一条自我革新的道路。2006年12月29日,马鞍山农商银行与国家开发银行微小贷款项目正式签约,引进德国IPC咨询公司微贷技术,成为全国首批引进该技术的银行。这是一张开启马鞍山农商银行改革发展的金钥匙,通过全新的信贷技术和文化引进,改变了马鞍山农商银行的放贷模式,锻炼了一支精通业务的信贷员队伍,提升了员工的整体形象和素质,更是凝练了“同舟共济、伴同成长”的企业文化。
我与农商银行的第三次情缘,是我有幸参与了马鞍山农商银行的绿色转型发展和主板上市工作。历史在前进,改革路上不停歇。马鞍山农商银行并没有因为微贷技术的引进,成为在全国农信系统有一定知名度的银行而沾沾自喜,而是在远眺未来的发展之路。在银行业同质化竞争的压力下,如何实现自我突破,寻找新的差异化发展之路,摆在我们面前。行领导审时度势,认为随着国家对绿色发展的支持和绿色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走一条绿色发展之路一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此,2015年马鞍山农商银行在全国中小银行率先开展绿色金融业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更坚定了我们绿色发展的信心。2017年12月12日,为实现绿色金融的再升级,我们与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用8年时间打造全国首家绿色农商银行。两年来,绿色商业银行的成效不断显现。我自己也十分有幸成为马鞍山农商银行绿色发展的亲身实践者。
2017年,作为全行的一件大事,马鞍山农商银行启动了主板上市工作。争做全省农金系统第一家主板上市的农商行,为安徽农金争光添彩。按照省联社钟园理事长提出的“持续深化改革,不断提升转型升级的层次,积极沟通协调,克服困难,稳步推进主板上市工作,力争早日在主板上市”的要求,全行上下拧成一股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全力推进。
我与农商行的三次情缘只是农信系统改革发展中的一段缩影,它代表着过去,更昭示着未来。(马鞍山农商银行 金松)
新闻推荐
■本报星级记者喻寒松合肥、马鞍山、芜湖和池州等地是安徽省长江流域蔬菜主产区,当地部分农户习惯超量施用肥料和农药...
当涂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当涂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