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父亲回乡下
●文古月
那天陪父亲回乡下老家,路遇认识他的老百姓,引出一个发生在50多年前的干群鱼水情的故事。
那是1965年,父亲刚从部队转业,刚来到地方工作不久,省里有位姓傅的副主任,带工作组在佟公公社驻扎。群众反映在邱村大队中村生产队,有两户大姓家族,一个姓王,一个姓周,历来关系不和,经常发生事端和矛盾,有悖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安定。受领导指示,父亲和冯立强(时任佟公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后为宣城副县长、宣州市政协主席)带队进入中村。在中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8个月,通过走访群众调查研究找到原因:王姓和周姓都是大家族,新中国成立乃至到60年代,这个村的生产队长,一直都是由王家人担任。周家是后来搬来的,但是背景也不薄,那天父亲遇见的周品根,有个亲叔叔在当涂县任县长,所以一个是“强龙",一个是“地头蛇",两家水火不相容。
在此之前,当地政府已经知道这个多年的矛盾,也为此做过很多次的协调工作,但几乎每一次都是无功而返,甚至还出现过群众产生抵触情绪,干扰工作队工作的情况,所以中村两个家族的对立,也成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多年来积怨。
当时父亲和冯伯伯来到这个村,人生地不熟,同样也跟前几次工作队遭遇差不多,群众不相信、不欢迎,尤其是这个周品根,在村里是个调皮捣蛋的癞痢头子,处处跟工作组作对。当时父亲就心生一计,主动要求住在周品根家中。中村跟其他村子情况差不多,都属于穷村,但是中村的情况更为困难。父亲也是穷人出身,多年战争生涯的经历,造就了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适应环境。所以,他主动要求来到周品根家与他们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这点就让原本抵触情绪特别大的周品根,内心还是有点波动,因为以前的工作组来的人,生产队的王家人,都会将干部安排在条件好一点的人家搭伙。
在跟周品根生活一段时间后,父亲逐渐掌握和了解他的生活背景、生活习性和讲话方式,逐渐与他有了好的开始。但是王家似乎比周家更为难对付,一次父亲和冯伯伯来到王家田间地头,准备跟他们聊天。谁知正在田里栽秧的王家人,却对田边的父亲说,“你们不要讲那么多没用的话,你要是有能耐,你下来把这亩秧田插好,我就跟你谈,否则免谈。"这句话把四周的百姓说得哈哈大笑,冯伯伯看着我父亲,面露难色。我父亲拍拍冯伯伯肩膀,跟田里那帮人说道,“你这话也跟其他同志说过的吧?你说话算不算数?"田里人说,“当然算数!"
父亲把手中笔记本交给冯伯伯,立马脱下凉鞋挽起裤脚下了田,二话没说在田里弯腰干起来,一亩秧田很快就插完了,那班人也傻了眼,没想到遇到父亲这样的人。这当中还有人说,这不算。父亲说,“条件是你们开的,你说不算。那我也开个条件,你上来在本子上写一段毛主席讲的话,我就不找你谈话啦。"那人便再也没有开口。
就这样,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父亲用最为质朴和真情,与当地百姓结下鱼水情谊。在那以后的8个月,父亲跟冯伯伯走村串户,与村民促膝谈心拉家常,帮助两个家族解决很多历史遗留问题。以至于后来我小时候,经常对家里常来一些裤脚沾满泥土的人不解,好多人来镇上买东西,会把箩筐扁担放在我家,下雨的时候父亲都会借把雨伞给他们打回去,在计划经济年代父亲还会把家里的豆腐票、煤油票等,无偿地送给那些我不认识的乡下百姓。同样这些百姓都没有忘记父亲,有的甚至会主动帮我患病多年的母亲洗被褥,还经常给我们带来些山芋、玉米等农作物。
父亲说,无数历史证明,老百姓关系处理好了,什么事都好处理了。老百姓就是这么淳朴,哪怕你只为他做了点芝麻大的好事,在他眼里就有西瓜那么大,因为老百姓心里有杆秤!
新闻推荐
皖苏三区一县签订 石臼湖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 加速构建共商、共治、共享一体化发展格局
本报消息记者慕继平通讯员阙友锋报道10月18日,苏皖两省的溧水区、高淳区、当涂县和博望区生态环境局在博望区共同签下了《...
当涂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当涂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