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村有个“华大姐”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9-09-13 10:23 大字

■ 本报记者刘刚

当你走进当涂县黄池镇西河村,听到的是一个个关于 “华大姐志愿服务队”的暖心故事。全村不过2000余人,却有700多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 “昔日西河穷又乱,今朝村庄美翻天;文明实践‘金钥匙’,打开治理‘百宝箱’。 ”村民任士春编的几句顺口溜道出了“华大姐志愿服务队”给村里带来的变化。

“华大姐”点亮一个村庄

8月30日,记者来到西河村,在村里的主干道上,一位老大爷一边散步,一边拎个小塑料桶,看到路上的烟头,也弯下腰来捡进桶里。老人姓刘,并不是专职保洁员,而是“华大姐志愿服务队”的一员。 “华大姐志愿服务队”的“华大姐”是谁?刘老汉自豪地说,“华大姐”就是村支书张庆华,她就是村民们心中的一个标杆,将志愿服务队冠上“华大姐”的名,喊着特别亲切,也特别有号召力。

当涂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孙发根告诉记者,十几年前,西河村是远近皆知的“软弱涣散村”。 “华大姐”张庆华担任村支书后,从带头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开始。那一年,四川汶川地震,镇党委要求各村开展募捐,张庆华挨家挨户做工作,最终筹集的捐款数是全镇第一。在张庆华带动下,志愿服务精神在村里蔚然成风。人心变了,村庄也变了。如今的西河村,村民“喝干净水、走平坦路、住舒适房、用洁净能、上卫生厕、居生态村”。西河村一跃成为当涂县 “乡村治理先进村”,2018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5万元。

入户征集服务菜单

记者走进村里的农民文化乐园,正好遇见“华大姐”张庆华,她一听说是采访的,连忙说:“都是村民团结协作的成绩,我可没做多少事啊。 ”

2008年5月,张庆华担任西河村党支部书记。这几年,张庆华依托村农民文化乐园,利用相关功能室打造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健身体育服务“5个平台”,形成固定的活动场所,配套完善活动设施。整合全村现有志愿服务资源,成立了6支志愿服务队伍: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医生志愿服务队、教育志愿服务队、法律志愿服务队、科普志愿服务队。

为让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张庆华创造性地实行“点单制”,变志愿服务“给群众端菜”为“让群众点菜”。发动村民代表入户征集服务菜单,全村39名村民代表每人负责15户人家,入户征集,即时上报。西河村还在全县首创“志愿服务超市”,志愿服务超市采用积分卡制度管理,按物品大概价值,对应分值进行兑换。物品大多由与村结对帮扶的企业以及村里的企业无偿提供,超市的一进一出,都是志愿服务行为,彰显了浓浓的爱心。目前,全村有700多位村民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其中骨干志愿者有50多人。

人人争当“华大姐”

村民刘国金就是受到“华大姐”这个品牌的感召,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的。如今担任村志愿超市的管理员,天天到志愿超市上班,却不拿一分钱报酬。老刘年轻时当兵,后复员到市里的一家国有企业上班,退休后本来在市区安享晩年,想不到家乡一下子美了起来,便将祖屋修葺一新,4年前回乡定居。老刘告诉记者,村里的每一点变化都与张庆华的无私奉献分不开,尽管自己比张庆华大不少,还是喜欢跟着村民们称呼她“华大姐”。

在外打拼富起来的村民刘兵龙同样受到了“华大姐志愿服务队”的感召,先是自掏腰包20多万元为村里修了一条长500多米、宽3米的水泥路;后来又花7万多元为村民们修建了一座冲水式公厕。今年又将自家的老屋腾出来交给村集体办起了公益性的农家乐。这家公益性的农家乐有餐饮,也有客房,高峰时日营业额可达5000元。除了厨师外,服务员是清一色的志愿者,不拿一分钱的工资,所有收益全部用于村里的公益事业。刘兵龙说,提供一个平台,让大家都来做爱心事业,很值。

新闻推荐

当涂经济开发区营造崇廉尚廉浓厚氛围

本报讯(通讯员张代清)近年来,当涂经济开发区坚持创新形式、拓展载体、丰富内容,持续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不断筑牢党员干部...

当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当涂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