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城市发展新坐标再观察(中):长三角一体化的新“格局”
央广网马鞍山8月1日消息(记者孙叶 徐秋韵) 去年7月31日,马鞍山市委九届七次全会召开,推进马鞍山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号角由此吹响。本网曾以“马鞍山城市发展新坐标观察:如何奋起扬鞭一马当先”为题,聚焦这座城市发展的新动向。
一年来,在“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发展方略的推动下,马鞍山做了哪些努力,又有哪些进展?本网推出一组三篇报道:“马鞍山城市发展新坐标再观察”,今天刊载中篇:长三角一体化的新“格局”。
一条长江,将马鞍山与南京紧紧地连在一起。
有诗曰:“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而宁马两座兄弟城市的关系,则恰似“我住江涛头,君住江涛尾”。
马鞍山是南京都市圈距南京最近的城市,历来就是六朝古都南京的京畿之地,两地历史渊源由来已久。马鞍山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又有“鸡闻两省”、“两省共一湖”(石臼湖)、“两市共一镇”(丹阳镇)之说。
从“双城记”,到“同城记”
2018年7月,马鞍山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提出,“立足皖江,东向发展,全面融入长三角,重点打好‘南京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
马鞍山作为长三角城市,毗邻南京、合肥两个省会,是安徽全面接轨沪苏浙的“桥头堡”和“东大门”。
而在2018年5月,马鞍山市委书记张岳峰、市长左俊就已“捷足先登”赴南京,与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市长蓝绍敏共同主持召开宁马两市党政主要领导会商对接会,并举行了南京市与马鞍山市合作工作机制协议签约仪式。
这也是多年来,马鞍山与南京,两座沿江城市最紧密的“握手”。马鞍山的诚意,得到南京最热烈的响应。张敬华表示,要“打造一体化先行先试的样板区”;张岳峰表示,要“推动发展规划统筹化、交通设施一体化、产业发展协同化、公共服务共享化、生态保护联动化”。
长江作证:宁马融合,正在产生“化学反应”——
对马鞍山博望、乌江等毗邻南京地区规划进行重新修编,用融合理念调整市域空间格局和用地布局;
对照南京国省干线规划,组织编制《马鞍山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
加速,加速;推进,推进。
今年2月21日,宁马高速“四改八”改扩建项目指挥部正式成立,3月11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
比规划、建设部门更急迫兴奋的是广大市民。经常往来于宁马之间的司机高师傅说:“我们早就盼着这条道路升级改造了,车道加宽后,路畅,心情会更畅。”
6月28日,马鞍山市博望区交运局传出好消息:今年年底前,将先期开通博望至南京明觉地铁站的公交线路,以此串联博望城区和南京市溧水区,实现博望区与南京地铁S9号线的直达。
6月21日,南京地铁在官网发布了《南京地铁宁马城际铁路南京段预可行性研究项目比选公告》,备受两地市民关心的城际铁路项目又向前迈出一大步。按照规划设计,宁马城际铁路起自规划中的南京地铁8号线铜井站, 向南进入马鞍山境内,经过慈湖高新区、马鞍山市主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止于当涂县提署路,全长约30 公里,其中马鞍山境内长约25公里,南京境内约4.6公里;全线拟采用高架敷设方式,马鞍山境内拟设置站点 8座。
今年4月,马鞍山市发改委相关工作人员在回复市民关于宁马要建城际铁路的问询时称,市委、市政府要求市相关部门抓紧开展马鞍山市与南京市之间轨道交通项目前期研究工作,并将该项目暂时命名为“宁马城际铁路”,目前,正在积极对接省和国家发改委以及长三角区域相关部门,争取将“宁马城际铁路”项目纳入国家发改委正在编制的长三角地区相关轨道交通网规划,并力争该项目获得立项审批。
令人鼓舞的是,宁马两市对拟议中的城际铁路的走向进行不断优化,提出了方便宁马两市对接的轨道交通制式系统,实现“无缝对接”。
与此同时,马鞍山融入合肥都市圈的步伐也在加快。4月10日,作为安徽第一个完全由省市共建的高铁项目,安徽省合马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签约暨揭牌仪式举行。
合马高铁建成后,近期将接入宁安高铁马鞍山东站,远期将接入苏南沿江铁路句容站,可达上海和苏北。线路完工后,马鞍山到合肥的交通时间有望缩短至45分钟。
左右逢源,这,正是马鞍山融入长三角的“新格局”。
从“协作”,到“携手”
在去年的宁马两市党政主要领导会商对接会上,马鞍山市委书记张岳峰表示,推进宁马合作发展,重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建设宁马两市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推进与台积电的项目合作,重点推进马鞍山经开区打造半导体产业园。
拓宽产学研合作渠道,加强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
在郑蒲港新区,马鞍山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的招牌格外吸人眼球。研究院作为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光电材料产品与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为新区引入和孵化量身定制的项目,重点围绕新材料、信息、光电等重点领域,构筑涵盖研发、中试、产业化导入等全面功能的研究、工程试验基地。目前已有高K材料产业化项目等12个项目先后在研究院孵化。今年3月,新区还与南京邮电大学合作,共同在新区设立了南京邮电大学共建技术转移中心。
从马鞍山长江大桥郑蒲港下高速到安徽紫江喷铝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开车只需十来分钟。2018年8月,安徽紫江喷铝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落户郑蒲港,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真空喷铝环保材料生产企业之一,拥有从德国、日本、英国、意大利等国进口的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40余台,年生产能力1.5亿平方米,它属于上海紫江集团。
从去年至今,郑蒲港新区签约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中,19家来自长三角地区。
在园区共建上,马鞍山加快推进毗邻地区的融合发展,目前软件园与南京软件谷已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集聚企业1000家, 实现产值500亿元,税收超5亿元,从业人数达到1万人。
拿出园区共建的“路线图”,马鞍山市重点推进马鞍山软件园与南京软件谷开展战略合作、博望区与南京江宁区、溧水区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和县、博望区、慈湖高新区等毗邻地区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以共建合作示范园区为载体,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平台,深度开展园区共建合作,共同孵化、培育相关创业主体落户宁马两地。
从“数量论英雄”,到“亩产论英雄”
对标沪苏浙,融入长三角,马鞍山市委市政府提出,首先要在思想观念、机制方法上对标看齐。
2019年新春伊始,马鞍山召开的全市第一个大会,就是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与之相关的,是出台了市委的一号文件:《关于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了实施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工作的做法。
这是一个鲜明的信号和导向。
“亩产论英雄”,是将农业领域“亩产”的概念引入工业领域,进行工业企业效益评价,实质是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效益产出。
表面上看,用“亩”来衡量经济发展的成绩,“面积”变小了;实际上,“格局”却变大了。长期以来,工业生产粗放经营,盲目追求规模数量,这一点在马鞍山也很突出。传统的工矿业城市,如何转型?
“亩均效益评价工作”的做法来源于江浙地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马鞍山先学先试,“近水楼台先得月”,显示出马鞍山人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关键就是要把住“招商选企”关,真正把绿色环保效益好的企业招进园区。
一块地从“低产”到“高产”,效益增长空间有多大?
率先遇到“成长的烦恼”的浙江给出了答案。从2013年到2018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由12.6万元增至28万元,亩均增加值由85.8万元增至104.7万元。今年5月,马鞍山市委政策研究室赴浙江考察调研,选编浙江省提高亩均效益的具体方法和案例,分两期印发,供各部门参阅。
马鞍山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黄翔形象地解释了“亩均效益评价”方式:让不下蛋的母鸡没粮吃,少下蛋的母鸡少吃粮,多下蛋和下优质蛋的母鸡吃得更多更好。
一切用亩均效益数字说话。目前,马鞍山市首批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办法已经进入公示阶段,全市1830户工业企业的“体检单”都在里面,“成绩单”一目了然。相关指标纳入考量后,评出A类(优先发展类)、B类(提升发展类)、C类(调控帮扶类)、D类(倒逼整治类)企业。通过建立企业亩均效益评价结果和资源要素配置挂钩的长效机制,在能源供给、土地供给、项目建设、金融服务等方面对不同企业实施差别化政策,让“优等生”享受优待,推动要素向高效益、高产出、高成长、高质量企业集聚。
郑蒲港新区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招商局相关负责人对“亩均效益评价”体会深刻。“以往招商是捡到篮子都是菜,现在只有优质的菜我们才收入篮中。”
亩均效益评价倒逼企业“瘦身强体”。
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生产基地里,一条国内领先的全自动汽水生产线忙碌地运转,一瓶瓶橘色玻璃瓶北冰洋汽水依次灌装下线。仲夏时节,北冰洋汽水呈现产销两旺的态势,原本,企业想继续拿地扩大投资,在全市开展亩均效益评价工作后,企业掂量再三,决定利用现有土地建设厂房。
半导体产业是郑蒲港新区的主导产业,招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招进的半导体项目,全部是进入标准化厂房。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轻企业前期投入,把资金用在研发、生产上,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提高企业亩均效益产出。
“亩产论英雄”还倒逼“腾笼换鸟”。
当涂县太白镇皖丰车业是太白镇工业集中区“腾笼换鸟”的产物。其前身是一家金属材料公司,属于“粗大壮”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集中区管委会当起“红娘”,双方通过资产收购方式进行项目置换。皖丰车业现已全面竣工投产,产品重点覆盖华东地区,年产规模5000台,年销售收入可达1.5亿元。
与皖丰车业不同,思迪年产万吨复合纸塑包装材料项目是本地成长起来的高科技企业。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气相防锈系列产品在国内钢铁行业有着较高知名度,目前国内钢铁企业的13条自动化包装生产线,其中11条选用的是思迪包装材料。一边是企业快速成长,一边是政府为用地指标而苦恼不已。思迪包装通过资产收购方式买断当地一家机械配件加工企业,新的生产线只用了10个月就成功投产。“腾笼换鸟”换来的是“智造力”的提升,是城市经济活力,如长江江水般浩荡东流。
新闻推荐
上周,刚刚跳出梅雨季的“水坑”,我们就直接掉进了“火坑”,整整一周的时间,高温天气每天在线,而且持续加码,马鞍山已连续三天发...
当涂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当涂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