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记者走进“中国民间馆藏家谱第一馆”当涂家谱馆 二十余万册家谱资料待你来寻根

皖江晚报 2019-04-08 09:46 大字

核心提示:

当涂家谱馆馆藏家谱资料二十余万册,为中国民间机构馆藏家谱之最。国内收藏华人家谱最多的机构是上海图书馆,身为中国谱牒学泰斗、该馆原党委书记兼历史文献研究所王鹤鸣所长给予当涂家谱馆高度评价。美国犹他家谱学会是全世界收藏华人家谱资料最多的机构,该学会知名学者钱正民先生也前来当涂家谱馆参访。原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党组书记,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励小捷理事长,走进当涂家谱馆,调研乡村老家谱、老宗图,关注乡村修谱师。当涂家谱馆向国际文物局中国文保基金会申请,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华人家谱专项基金,着手系统拯救与保护家谱、宗图资源,扶持家谱、宗图资料的搜集、整理、展示和应用,以及文化与技艺的传承与推广。

清明时节,当涂家谱馆访者如云。有的送来老家谱,请求査验家族开枝散叶的情况,有的请求修家谱、画宗图,最多的一天访客量达40多人。

姑孰姓氏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当涂家谱馆馆长王强说,人这一辈子,只有站在先祖的墓前,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向何处。生者寻根,叶落归根。有人烟处,必有血脉传承。清明节就是华人的感恩节。当涂家谱馆馆藏家谱资料二十余万册,为中国民间机构馆藏家谱之最,自然成为大家寻根的地方。

家谱馆的创立

顺应了华人寻根文化

当涂家谱馆的创立,与一位当涂籍名人分不开。他就是北京绿十字创始人、总顾问孙君。孙君还是中国乡村建设领军人物、中国本土规划与设计学派开创人。

8年前,孙君就敏锐地意识到,用不了多久,华人世界必将会迎来寻根、认祖、归宗、修谱、画宗的热潮。当时,不少人将信将疑,孙君却依托中国城乡统筹委和北京绿十字的全国各地乡村建设项目,率先展开了老家谱、老宗图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2015年率先在家乡当涂县,注册了全国首家县级的“姑孰姓氏文化研究会”。 2016年9月,在当涂县创立“当涂家谱馆”,开展全国各地各姓氏家谱征集、数字化扫描、存档,以及家谱信息化工程。

姑孰姓氏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当涂家谱馆馆长王强说,家之有谱,犹如国之有史。家谱蕴含着大量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资料,与正史和方志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三大支柱。家谱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着重要价值,而且对于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重大意义。然而,在方兴未艾的姓氏文化热潮中,出现了诸多急需要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

其一,乡村留存有大量的老家谱和老宗图,但是家谱、宗图的保存现状相当严峻,许多宗族的家谱、宗图损毁,流失非常严重,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其二,各地家谱续修乱象丛生,缺乏对老家谱的研究,缺少对宗族的正确引导,缺失对新时代新家谱体例与文化创新的基本认识。以致各地新修家谱五花八门,许多宗族续修家谱品质一代不如一代。新家谱怎么修,规制、格式、软件运用急切需要兼容、统一。

其三,如今,乡村修谱师、画宗师的生存状况堪忧,又缺乏政策、文化、资金的支持,古老的技艺面临失传的境地。

这些现实因素,为当涂家谱馆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土壤。

家谱馆发掘出

令人刮目相看的研究成果

立足姑孰,面向全国。小小的当涂家谱馆却能量十足,发掘出令人刮目相看的研究成果。

面前是一本厚厚的学术专著《走出桃花源的江东诗人陶渊明》,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姑孰姓氏文化研究会总顾问施长斌。作者经多方考证认为,现位于博望区新市镇的“横山石门”乃陶渊明笔下之“桃花源”。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多位专家的注意。《中国国家地理》易水总编开启了姑孰桃花探源之行,陶渊明的49代嫡孙、上海师范大学陶康华教授实地踏勘后,欣然为该书作序。

2017年,姑孰姓氏文化研究会在当涂县塘南镇调查家谱时,发现了1400多年前《千字文》作者周兴嗣所作的一首诗文:“钟灵毓秀产英豪,博学雄才气象高;孝行堪比周闵仲,忠心不亚汉萧曹。革融相友惟崇信,楷隶偏工特宠褒;敬述数言书像后,有如麟阁画功劳。”对研究周兴嗣和《千字文》以及南北朝时期的姑孰文化意义深远。

2015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马鞍山市文物局、当涂县文物管理所对天子坟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专家推测,墓穴主人很可能与吴太宗景皇帝孙休和朱夫人相关。姑孰姓氏文化研究会根据当地一句“上有天子坟,下有娘娘墓,中有百步塘。”的民谣,查找到当地的孙氏族谱。

姑孰姓氏文化研究会通过研究古籍家谱还发现,历史上的姑孰是许多王族的封邑,更是世家望族、文人武将后裔的居所。这里不仅有颜之推、朱熹、曾国藩的族人后裔,还有陶夏、王谢、周吴等诸多名门望族。

姑孰姓氏文化研究会根据北京绿十字的工作安排,还走向全国开展中华姓氏谱牒研究。七次深入中国最大的古祠堂群所在地,湖南省汝城县系统调研祠堂、宗族、姓氏与谱牒文化,指导各项目点修宗续谱,完善宗族理事会架构,统筹目标,规范管理,有序开展姓氏文化活动。编纂了姓氏文化乡建推广书系:汝城县《金山叶氏》、《金山卢氏》、《金山李氏》,《金山古村姓氏图志》,《姓氏谱牒与宗祠》,《中华百姓总谱》前100大姓共100册,修纂《孙氏族谱》、《濮氏族谱》、《陶氏族谱》各一函三册等。

家谱馆整理出

一批优秀的家训家规结集传承

家规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运用家训家规教诫家人、子弟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端蒙养、重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姑孰姓氏文化研究会致力于中华姓氏谱牒与宗祠乡约文化的研究与公益推广,义务指导各姓氏宗亲寻根脉、修家谱、睦宗族、建宗祠,传承中华好家风。

为传承中华传统文明,弘扬现代文明新风,当涂县委宣传部组织县文明办、县文联、姑孰姓氏文化研究会,从全县收集了数百套家谱,从中整理出了一些优秀的家训家规,对具有较强现实教育意义的好家训好家规进行剖析解读,并整理成书出版。

当涂县湖阳镇大邢村邢小斌说:“我家先前是个大家庭,父辈们谨记‘勤俭’、‘忠厚’的祖训,相互之间‘孝友睦娴’,相处得非常和睦,以致在后来分家时,从未因祖上财产发生过一点纠纷。上行下效,家风相传,到我这辈兄弟俩分家时,也不争财产,互商互量,互相帮助。”邢小斌说道。

周晓霞说,重读宗谱家训,越读越感受深刻,越读越受益匪浅。《周氏宗谱》(爱莲堂)颁发于康熙九年,续修于1995年暮春。谱中记载十二条“周氏家训”,戒多言、戒妒忌、戒刻薄、戒欺诈、戒赞美、戒赌博、戒酗酒、戒武断、戒异端、戒争讼、戒骄矜、戒淫邪,“记得从小老父亲就告诫我们:遇事慎言,别信口开河、口出狂言;别甜言蜜语,谎话连篇,言多了必失!为人妒忌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成大事者皆宽厚,待人戒刻薄,以便居家也。家谱文化的博大精深,就这样一代一代地被传承了下来。”

文图/记者 吴黎明

新闻推荐

游圩田水乡 赏民俗风情 大陇“三月三”民俗风情节今日揭幕

本报讯(记者吴黎明通讯员李绘明)4月4日,当涂县大陇镇南柘村将连续3天请戏班子进村唱大戏,由此拉开大陇“三月三”民俗风情...

当涂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当涂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