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溪镇七房村探索“五共模式”促乡村振兴

马鞍山日报 2019-02-11 08:49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 尤贵芳) 乌溪镇七房村按照乡村振兴“20字”总要求,探索“产业兴旺党群共赢、生态宜居党群共建、乡风文明党群共创、治理有效党群共计、生活富裕党群共享”五共模式,全面建设“产业强、生态优、治理好、乡风美、生活富”的“五好美丽新家园”。

产业兴旺党群共赢。依托现有产业优势,按照“党建+基地+合作社+龙头企业+带头人+金融+农户”的"1+6"产业发展模式,狠抓生产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农民合作组织建设,积极引进优质蟹种,不断推广生态养殖,组织养殖大户外出考察学习,做大做强蟹苗培育产业。

生态宜居党群共建。深入开展“三大革命”、全域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农民理事会作用,重点实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村庄绿化亮化。建立健全市场化运作模式,完善“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三有机制”。通过土地“增减挂”项目促进分散农户集中居住,实现若干村庄集中居住区。保留应有的生态资源和村落风貌,打造出具有皖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宜居村落。

乡风文明党群共创。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组织开展广泛深入的乡风文明建设行动。加强红白理事会建设,完善村规民约,积极推行喜事新办、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等文明新风。通过“文明户”“身边好人”“好婆婆”“好儿媳”等评选示范带动、教育引导。通过道德大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志愿服务超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治理有效党群共计。以“三治”融合为指导思想,积极开展乡村治理新实践。以法治为保障,严格依法规范乡村组织行为,引导村民依法办事。以德治为引领,突出村规民约的观念引导和行为约束作用,全力培育以“善文化”为核心的人文品牌。以自治为核心,建立健全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民主理财制度、四议两公开制度、村务监督制度,以调动农民参与村民自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生活富裕党群共享。以蟹为媒,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让乡村振兴成果更多惠及全村,全力以赴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农民生活水平。

新闻推荐

钱沙泉前往当涂县开展走访慰问 新春送温暖 佳节送祝福

本报讯(记者王燕)新春佳节即将到来,1月29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钱沙泉深入当涂县,走访慰问部分生活困难...

当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当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