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扇夫妻”匠心传承古艺

马鞍山日报 2018-10-30 10:18 大字

孙明美展示制作好的羽毛扇

■记者王文生通讯员汪宗本

在当涂湖阳镇塘沟老街尽头,有一个小小的手工作坊,这里就是夏三红和妻子孙明美的“清风扇庄”。

走进店内,墙上挂满了排列整齐的各色羽毛扇,简单的木桌上堆放着羽毛和零零碎碎十来件工具,夫妻俩坐在桌前,一片片羽毛在他们手中上下翻飞,不一会儿就整齐地排列好,一把羽扇的雏形初现。

羽毛扇的制作工序非常繁杂,制作原料主要是鹅翅大毛,制作工序有分拣、清洗、晾晒、扎把、穿丝、整形、上色、绘画、装潢、包装等十几道。羽毛扇的造型品种也很多,有大月型、小月型、大白元、小白元、小圆扇、鸡心扇、孔明扇等几十种。“湖阳羽毛扇讲求的就是精致精巧,之所以有如此多工序,是因为我们将呈现一件工艺品,而不是简单粗糙的日常用品,在每一道工序上都不会马虎、敷衍。”孙明美说。

夏三红、孙明美的手艺是当年在湖阳羽毛扇厂学的。“我十几岁的时候就进入羽毛扇厂,跟着师父学这门手艺了。”夏三红说。湖阳是吴头楚尾的“水乡泽国”,东有烟波浩渺的石臼湖,西有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飞禽繁多,鹅群满湖,有得天独厚的制作羽扇的翎毛资源。

自古以来,湖阳的羽毛扇便已闻名遐迩,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湖阳羽扇业得到了很大发展,20世纪50年代,湖阳羽毛制品厂就注册生产黄山牌系列羽毛扇,其工艺独特,造型精制,送风润凉,畅销全国,并远销到海外。值得骄傲的是四川成都“武侯祠”内的诸葛亮塑像手中的羽毛扇,就产自于湖阳羽毛扇厂。

然而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电风扇、空调的普及,羽毛扇的需求量大幅度降低。湖阳羽毛扇也逐渐被冷落。当年湖阳羽毛扇厂二三百个制扇艺人,如今坚守在这个行业里的也只剩下夏三红他们夫妻等几位了。

如今,夫妻俩依然坚守在这一古老的行业里,而湖阳羽毛扇也入选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令夏三红最担忧的便是这项工艺的传承。传统羽扇制作费时费力,而真正从事一线生产的人却难以以此为生,“一坐十几个小时,一针一线,羽毛要一根一根去弄。”夏三红说。“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份工作。”不过,他说,他们一定会坚守。他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好好保护和打造这一“品牌”,多给予关注和扶持,让当涂湖阳这门传统手艺得到继承和发扬。

①制作的各类羽毛扇

②给扇把上漆

③扎把、穿丝、整形

④羽毛扇的制作原料主要是鹅翅大毛

⑤手上的羽毛扇是夫妻俩心血的结晶

⑥制扇的各种工具

新闻推荐

当涂县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先行县

今年以来,当涂县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组织振兴、产业振...

当涂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当涂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