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田间脚沾泥土把丰收写在大地上 记市种植业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华银

马鞍山日报 2018-10-29 08:48 大字

记者邓婷婷

俗话说三春不如一秋忙,金秋十月,稻谷飘香,丰收在望,也到了市种植业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华银最忙碌的时候了。几乎每一天,他都奔波在马鞍山市的各个粮油种植基地里,察农情、看收成、测产量,指导着秋收后的秋种。虽然累,但王华银乐此不疲。

这不,间隔不足半月,王华银就再次来到当涂县种粮大户程黎刚的绿梅水稻种植家庭农场,了解那1000亩水稻的收割情况和销售情况。“要不是有王主任的帮忙,我们可没有现在的大丰收景象。”程黎刚说,一开始承包农田种水稻,采用的也是传统的人工栽插种植技术,不仅成本很高,还有草害不易防治。后来,是王华银一趟趟来,帮他选择优质的粮食品种,改进种植方式等,水稻产量才节节攀升,成本也大大降低。

“在其位谋其职。”王华银说,帮助农民增收就是他的使命和责任。他认为,农业增产关键在于科技,而推广更是将科技转化生产力的第一要务。30多年来,他总把研究推广良种良法作为自己工作的首要任务,常年穿梭在田间地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披星戴月、风雨无阻,先后主持完成了超级稻示范推广、水稻工厂化育秧及机插秧、粮油高产高效创建、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等20多项国家、省重点农业推广项目。

据悉,这些年来,王华银主动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协作,先后领衔开展了10多项重点农业科研项目,累计引进与示范推广粮油新品种200多个,新技术新模式30多项,创新性解决了水稻简化旱育秧、超级稻强化栽培、有机稻种植、油菜秋发高产栽培等多个关键技术难题,部分技术成果更是处于国内先进,或省内领先水平。他早已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专业技术,成为广大农民最信赖的“贴心人”。

可他觉得还不够,“农业提质增效就得不断创新。”为了培育出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和“泥腿子”专家,他不仅亲自编写实用技术资料,制作ppt课件20多个,深入村庄、田间地头培训农民,通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耐心细致的讲解,广大农户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就这样,在他的呵护和指导下,顺天、新临、盛农等一批在省市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省级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相继崛起,成为农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楷模。

打“团体战”更是王华银为马鞍山市粮油发展探索出的另一条新路。面对马鞍山市一直欠缺品牌的现状,他整合力量打造了“含山大米”“姑溪河大米”等区域公用品牌,并作为首席专家赴农业部就“含山大米”品牌开展答辩,填补了省内空白。同时,他还于2014年创建了粮油产业联盟,用上微信等互联网新“武器”,传播农业技术、解答技术难题,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搭建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新平台,构建了一条全产业链农技服务的新机制。

一天的忙碌结束,王华银的脚步却不会停歇。“坐在办公室里种不出庄稼!”那一年,亲眼看着袁隆平不顾年迈、冒着高温,直奔当涂县超级稻超高产示范区,他扎根土地的信念也愈发坚定。“农业的提质增效、农民的增收致富,就是我一生的牵挂。”

新闻推荐

当涂县又完成两个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改造

随着天井街小区2村环境综合整治扫尾工程的完工,今年当涂县又完成了两个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当涂县把老旧小区环境综合...

当涂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当涂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