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不要轻信所谓“专家”“教授”推介产品

皖江晚报 2018-05-29 01:09 大字

本报消息记者董磊通讯员周建军报道近年来,老年人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行业从业者良莠不齐,屡屡曝出“坑老”“造假”等负面新闻。去年底,当涂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共检查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670家次,依法取缔保健品虚假宣传5场次,立案查处15起。有效遏制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违法违规行为。

据了解,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问题主要表现为:采用发布虚假广告和不正当手段推销产品,误导和欺骗消费者,其中针对中老年人和病人的欺诈行为较多;故意混淆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三者概念,特别是普通食品、保健食品违法宣称疗效,消费者很难辨识,容易上当受骗。为此,当涂县食药监局通过主动排查、集中约谈、突击检查的方式深入推进专项整治的开展,重点打击未经许可生产和进口食品、保健食品行为;未经审查发布保健食品广告以及发布虚假违法广告行为;利用网络、会议营销、电视购物、直销、电话营销等方式欺诈和虚假宣传食品、保健食品行为和以销售保健食品为名非法集资等各类欺诈活动。

当涂县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提醒,许多老年人有慢性病,对身体保健有需求。但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更不具有治疗功效。若需购买保健食品,应到正规销售场所购买,并索要购物发票和相关凭证。国家对保健食品实行批准文号管理,选购保健食品要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识(小蓝帽)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查询相关信息,可登录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查询。另外,从实际情况看,多数保健品营销商喜爱会议营销这一手段,且不允许年轻人入场,他们抓住了老年群体认知能力下降、反应慢、判断能力不足的弱点,诱导其大量购买高价保健品。在各种营销套路的哄骗下,不少省吃俭用的老年人,竟然不惜花重金大量购买保健品,甚至因为偏信保健品的虚假功效停止就医用药,最终不仅损失钱财,还损害了健康。所以老年人不要盲目参加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的健康知识讲座、专家报告、会议等活动,不要轻信所谓“专家”“教授”推介产品或“患者”现身说法,谨防上当受骗。

新闻推荐

省文联在马鞍山举行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本报讯(记者贾克帅)5月23日下午,在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成立5周年之际,安徽省文联“到人民中去”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在马鞍山...

当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当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