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徽贯彻十九大:振兴美丽乡村,造福乡里乡亲

人民网 2017-12-22 11:24 大字

人民网讯让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塘南镇白马村村民杨海兵没想到的是,今年的螃蟹异常畅销。

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正在不停地填写网销快递单,养殖户在不停地捞螃蟹,一兜几十只,个个“膀大腰肥"。

“今年咋卖得这么好,看看这水就知道咧。"杨海兵嘿嘿一笑。

今年,白马村的螃蟹销量爆表,这还要得益于河长制。

在这样一个河网密布、“靠水吃水"的乡村,侵占河道、超标排污的现象在过去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水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在我们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正在施行河长制。"站在乌溪河边,白马村党总支书记籍宗兵说,“有了河长制,河流生态跟上了,螃蟹品质自然就上来了,大家养殖致富的路子也越走越宽。"

安徽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村改革主要发源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给包括白马村在内的所有乡村指明了发展方向,安徽各地干群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的热潮,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苦干、巧干、加油干正成为田间地头的日常图景。

产业兴旺:结构调整致富忙

今年双“十一",滁州明光市潘村镇丰收圩广源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一天销售额就达到了200多万。除了水质好外,还与合作社创新开展的农产品溯源体系有关。

“原苗选购,喂养捕捞,全部都在视频下进行,网友扫描二维码就能一目了然。"负责人王家梅笑着说,“咱这不就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嘛!现如今市场对高质量农产品需求越来越旺,只有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品牌才能越做越大。"

明光市农业工作人员在指导群众科学种植(韩震震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我看来,产业兴旺是基础,而产业兴旺的关键在于转型。"虽然时值隆冬,但在阜阳市颍上县三十铺镇仁和村委会内,学习十九大报告的现场,却热火朝天。

村民张文星最先撂开话题,“这几年村里要是还继续种红薯、打粉丝,还不知道污染成啥样嘞!"

高峰时期,颍上全县红薯种植规模一度达到50万亩,每到秋冬季节,几乎家家户户挖芋打粉。然而,家庭作坊式的粉丝加工也给当地带来了不小的污染。“粉浆水、粉渣随意排放,污染河水村庄,连亲戚都不愿意来串门。"张文星感叹。

农业产业结构到了不得不调整的地步。趁着上海崇明岛芦笋种植业产业转移的机会,颍上县请回了当年走出去的种植大户滕传林,发展起芦笋种植业。

回到家乡的滕传林和当地农户一起,成立了合作社,流转了500亩土地,“如今,芦笋专供上海、合肥等地的高端市场,产品供不应求。"

“现如今咱们产业有了,可村庄环境、乡风文明离乡村振兴的目标还有差距啊。"张文星刚说完,滕传林也插上了话,“我看接下来还得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干起来。"

颍上县起林芦笋合作社内,种植户在采摘芦笋(叶彪摄)

新闻推荐

生态化养殖当涂螃蟹“爬”遍全国

本报讯(记者苏艺)当涂螃蟹全国闻名,却一度因为过度养殖导致水质下降,螃蟹越养越小。近年来,当地坚持生态养蟹的路子,实现了养蟹业的转型升级,如今已经畅销全国。今年10月,马鞍山市当涂县举办了一场“蟹王...

当涂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当涂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