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游惠州西湖东坡纪念馆

黄海晨报 2017-10-17 03:53 大字

张春发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伟大的文人,诗、词、书、文、画均有很深的造诣。在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绘画方面以擅长墨竹、梅、兰等著名,书法方面又是唐宋四大家之一。他的一生仕途曲折,历经磨难,多次遭到流放。直至晚年,还被贬逐流放到“饮食不具,药石无有”的海南儋州,赦归的次年便病死于客乡江苏常州。

他的诗词文采,如行云流水,“行如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词作仿佛“挟海上风涛之气”,雄浑博大,豪迈激昂,风格多样。或豪放壮丽,或飘逸洒脱,或清新隽秀,或深婉缠绵,都能随心所欲,挥洒自如,而“极天下之工”。

还是学童的时候,受家庭的影响,自幼就特别喜欢拜读苏轼诗词和文章。也正是因为他的一句诗词“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当年的我年少轻狂,毅然背起行囊,像一块浮萍来到了南粤这块广袤的充满神奇的土地。而且,一住就是十几年。当然,对于一个举目无亲,漂泊至此的游子来说,个中的滋味以及酸甜苦辣也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于朋友之邀,游惠州西湖。在此之前,只知道杭州有个西湖,而许仙和白娘子的美丽传说,也造就了杭州西湖的誉满天下。来惠州西湖的路上,听同行的朋友说,惠州的西湖也可以和杭州的西湖相媲美的,因为惠州的西湖曾经有一个伟大的词人在此地居住过,这个人就是北宋最伟大的文豪巨匠苏轼。

公元1094年4月,北宋朝廷先是就定州(今属河北)太守印上,罢免了他的端明殿学士、翰林学士的职务。紧接着,便是追一官,又取消了他的定州太守的职务,依前左承议郎知英州(今广东的英德)军州事,再接着,又被降为左承议郎。同年6月,苏轼在赴英州途经安徽当涂时,再次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阳)安置。

这个时候,苏轼已是59岁的年纪了,体弱多病,生计困难。从遥远的北方边地到达岭南的英州、惠州。四五千里之遥,而且两地的气候温差极大,民俗风情之别样,可以想象得出,在那个久远的年代,对于这样的一个老人来说,困难是多么的极大。即使这样,在承受着仕途失意和体弱多病的双重压力下,他都没有忘记黎民百姓的疾苦。在流放英州和惠州的路上,途经河南汤阴时,目睹当时严重的灾情,他仍然以诗词来为之呼吁,为之叹息:“朔野方赤地,河瑌但黄尘。秋霖暗豆荚,夏旱臞麦人。”以此来反映黎民百姓的疾苦。

同样是在公元1094年的6月7日,苏轼在赴惠州的路上,路过庐陵时,看到了曾安止所作的《乐谱》,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他和苏辙十四年前游历武昌时所见到的秧马来,触景生情,随即作了诗一首《秧马歌》把它放在了《乐谱》的书末。他用了大量的生动而又贴切的比喻,极为具体而形象地向人们介绍了秧马这种半机械化式插秧机的形状、功用和特点,以此来指导老百姓在农业上的耕作。

同年10月2日,苏轼从遥远的定州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惠州。

惠州,位于岭南,自古以来都是历代朝廷流放罪臣的地方。那时的岭南,被人们称之为“蛮夷之地,瘴疠之乡”,条件极为艰苦恶劣。但当苏轼一到惠州,他看到这里山青水秀,民风淳朴。觉得似曾相识,甚至连鸡犬对他都像久别的主人一样别后重逢。于是,即兴写出了《十月二日初到惠州》一首诗:“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苏轼岂知还漠北,管宁自欲老辽东。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此时的苏轼已经把惠州当成了自己的故乡了,可见此情的深厚。

到了惠州以后,他先是寓居在合江楼,后又迁至于嘉祐寺。最后在乡邻的帮助下,在白鹤峰上建造了一座新居,买了几亩地,打了一口水井,过起了隐士田园般的生活。

在惠州,由于民风淳朴,山青水秀,风景宜人,唤起了苏轼创作的灵感的源泉。此间,他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最具有代表性的当首推《荔枝叹》了。这部作品一开始从东汉和文帝交州(今广州市)进贡荔枝开始,写到唐玄宗天宝年间从涪州(今四川涪陵)进贡荔枝不惜劳民伤财,以“我愿天公怜赤子”的诗句揭露了统治者的黑暗,呐喊出了黎民百姓在丰收之年,一样遭受饥饿的痛苦心声。

公元1096年,惠州瘴厉流行。他的爱妾朝云(苏轼一生之中的最后一个伴侣)和另一个女仆相继染上瘴厉身亡。苏轼悲痛欲绝,曾在《朝云墓志铭》中写道:朝云聪慧讲义气,23年来一直侍奉我,始终相敬如宾,忠敬如一,并作了 3 首诗来悼念朝云。

公元1097年4月17日,苏轼再次接诏流放到海南琼州(今海南海口),4月19日,苏轼满怀沧桑离别了居住了3年之久的惠州,这时他已是62岁的老人了。

纵观苏轼在惠州的3年里,尽管是被流放于此地,但苏轼为民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一直在激励着他,博罗的一次大火,全城尽毁,苏轼带头募捐赈灾。兴建惠州的东西两桥,使惠州东西两城连为一体。为惠州百姓配药治病,建立地方型诊所,使老百姓有病可医。大力推广农业的先进技术、农具等,解决了广州饮用淡水,真正造福了一方百姓。

漫步于惠州西湖上的苏东坡纪念馆,膜拜于苏轼的塑像面前,就像在与一位尊者促膝长谈。在聆听他的谆谆教诲,感悟人生的真谛。我想,惠州的西湖,也正是因为有了苏轼这样的一代文豪巨匠在此地居住过,才正是惠州西湖水不在深,有龙则精的,以至于今天的惠州西湖上的游人如织,川流不息的缘故吧!

新闻推荐

左俊在督查非法码头整治工作时强调增强共抓大保护的行动自觉确保按时完成整治扫尾工作

本报消息记者黄洪涛报道10月2日上午,市长左俊深入马鞍山市长江干线部分非法码头整治现场,进行实地督查,推进整治工作。副市长方文、市政府秘书长章正参加。左俊一行先后前往花山区薛家凹码头、当涂...

当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当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