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高歌唾壶缺

大江晚报 2017-08-07 00:00 大字

《礼记·乐记》:“铺筵席,陈尊俎,列笾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筵席指的是铺地藉坐的垫子。古时候,室内铺席,讲究的人家,席子下面还铺筵。筵比席大,几张并合,几乎铺满全室地面。为了隔湿防潮,人坐在席上,称为席地而坐。古人进入房间前,都要在门外脱鞋,以免踩脏席面。在这样的情况下,每有唾弃,就不能吐在筵席上,应当有类似于现今痰盂一样的盛接之物。《西京杂记》中记载了一件事,汉景帝刘启的第11个儿子叫刘越,谥为广川惠王。刘越有个孙子,叫刘去,他有个爱好,就是挖别人的墓,盗取陪葬品。刘去做了广川王后,凡是在封国范围内发现了墓葬,他都要发掘盗取宝物。有一次,他发掘了战国魏襄王的墓冢,墓内有石椁,中有石床,石床上发现了玉唾壶一件。刘去盗走了这件玉唾壶,竟自己用上了。由此可见,唾壶最迟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除了玉质唾壶外,后代还出现了以金、银和漆器制作的唾壶。东汉以后,瓷器开始出现, 魏晋时期,出现了瓷质的唾壶。这类唾壶盘口、束颈、扁鼓腹、平底。是魏晋以后同类器物的基本形制了,在六朝墓葬中也多有发现。1990 年 12 月于鸠江乡神南行政村后家山发掘清理了两座东晋砖结构单室墓。墓砖呈青灰色,饰有多种几何形图案,其中一座墓墓壁发现年砖三块,铭文为“永和四年”( 348 )。出土器物有青瓷唾壶、鸡首壶、四系罐、水盂、滑石器、瓷盏、石板等。其中青瓷唾壶盘口、束颈、扁鼓腹、平底。施青黄釉,釉色莹润,体现了晋代高超的制瓷工艺。

瓷器烧成温度较高,质地坚硬,扣之有清脆的声音。且又是近身之物,古人还常常击打唾壶而高歌壮志,或以哀歌叹世。这与古人的击节、鼓盆、击缶乃至弹铗而歌相似,用以抒发情怀,击唾壶高歌,见于晋代王敦。王敦,字处仲,曾为征南大将军,人称王大将军。王敦手握重兵,镇守武昌,遥控朝政。公元322年,元帝死,其子司马绍继位,是为明帝,次年改元太宁。早已觊觎皇帝宝座的王敦,移镇姑孰(今当涂),在芜湖构筑营垒,威胁京师。王敦酒后,就喜欢击打唾壶,以抒发心中情怀。《世说新语豪爽》中记载: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边尽缺。除了王敦外,唐代武节度使王逢《塞上曲五首》有“将军提剑舞,烈士击壶歌”的诗句,抒发了强烈的报国情怀;宋代苏东坡在给刘景文的诗中写道“莫印老骥思千里,醉后哀歌缺唾壶”,表明自己仍是志在千里,向刘景文说明毋须击唾壶哀歌,不用悲观。   何钰婧

新闻推荐

当涂法治文化园对外开放

本报消息记者吴黎明通讯员李红报道日前,当涂县法治文化园正式投入使用,并迎来了首批参观学习人员,标志着当涂县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法治文化建设道路,为全县“七五”普法营造了浓厚的法治宣传氛...

当涂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当涂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