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飞鸡”飞进乌蒙山

泸州日报 2020-04-30 09:45 大字

石厢子彝族乡养殖农户高兴地展示“龙游飞鸡”鸡蛋。苏忠国 摄

□ 牟泉 苏忠国 本报记者 张婷

近日,叙永县石厢子彝族乡的村民都在议论一件事:今年第一批“龙游飞鸡”鸡苗将从浙江运来,究竟会分给哪些贫困户?能分多少只?

“听说水潦铺村的赵祥文,去年养了140只,赚了一万多元。”“贫困户刘洪举一家养了400只,卖鸡蛋的收入就令人羡慕”……乡里负责养殖户管理的经发办干部罗明波,是农户眼里的“消息灵通人士”,村民遇见就问他:“罗老师,今年我能分到多少只鸡苗?”

都想养鸡 愁坏“智多星”

距石厢子彝族乡100多公里的叙永县城里,吴志新正蹙着眉,前几天妻子打来电话:“快回衢州来,女儿读高三正在备战高考,家里的事你还管不管?”

吴志新是“龙游飞鸡”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的负责人,遇到难题时,他总有好点子,大家都叫他“智多星”。今年45岁的他,两鬓已印下稀疏的银丝,他解释说“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

百般“讨好”后,吴志新做通了妻子的思想工作。放下电话,鸡苗分配又让他头痛:总共10万只鸡苗,既要满足之前600户贫困户的养殖需求,又要再帮助几百户农户,“如果减少老养殖户的供应,会打击他们的养殖热情,新的农户分配数量过低,也不利于提振他们的养殖积极性”。

吴志新决定再实地看看,他每天开车100多公里,进村到户。一番考察下来,心里有了谱——对之前一些家里缺少劳动力、养殖不上心、场地不规范的农户减量,而对养殖效果好的农户保量甚至增量。“奖勤罚懒的扶贫才有意义。”吴志新说。

拟定鸡苗分配方案后,吴志新又开始算物流成本、生产损耗的账,做产品包装设计、搭建销售平台……他还客串网红,在淘宝、抖音等平台直播熬鸡汤、做叫化鸡。

养鸡脱贫 偷懒要不得

目前,“龙游飞鸡”项目落地在叙永县石厢子、观兴、落卜、两河、合乐、黄坭6个乡镇,600户贫困户养着“龙游飞鸡”。

2018年10月,当第一批“龙游飞鸡”鸡苗运抵乡镇时,却是另一番场景。乡镇工作人员的“苦口婆心”:“这是政府牵线搭桥的扶贫项目,鸡苗免费送,还出钱给大家建鸡棚。”“龙游公司按每个1.2元收购鸡蛋,鸡养到3斤左右,按90元每只收购,立马付款。”“免费提供养殖技术,免费给鸡打疫苗。”尽管乡镇人员大力宣传,但是贫困户仍然“心存疑虑”:“哪家没养过鸡?养鸡换几个零花钱还可以,脱贫致富咋可能?”“这个鸡怕是不好养,要不然咋会免费送你?”“当老板的都算得精,现在跟你说好收购价,到时候肯定要压价。”

从无人认领到“一鸡难求”,仅用了三个月。因为第一批养殖户得到了实惠。尝到甜头的农户非常积极,每次吴志新到镇里来,人们就会凑上去软磨硬泡一番,想扩大养殖规模。遇到这类养殖户,吴志新口头讲原则,心里却美滋滋的。在他看来,“龙游飞鸡”项目不仅要帮助贫困户脱贫,同时也要培育一些有“野心”的养殖户致富。

“人勤鸡不懒,同样是养鸡,有的农户的鸡和蛋都能达到收购标准,存活率可以达到95%以上;有的农户不仅饲养死亡率高,而且鸡和蛋严重不达标。说到底,关键看养殖户肯不肯吃苦、是否上心。政府优惠政策再多,产业项目再好,脱贫的关键还看农户自己。”吴志新说。

在石厢子彝族乡乡长杨西云看来,“龙游飞鸡”项目的意义不仅仅是带动了全乡60多户贫困户脱贫,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农户在技术、资金、销售上的后顾之忧,在经营模式、销售渠道、品牌打造等方面都带来了新的理念。

新闻推荐

从无人领养到“一鸡难求”,仅用了三个月 龙游飞鸡为乌蒙山插上脱贫翅膀

残疾人赵祥文靠养龙游飞鸡实现脱贫◎牟泉川江都市报记者陈猛摄影报道谷雨时节,沥沥细雨飘荡在乌蒙大地,空气中弥漫着几分寒...

叙永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叙永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