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一位老市长的扶贫之路

川江都市报 2020-04-25 00:53 大字

唐宁(右)时刻惦念百姓冷暖

2020年2月,省政府召开第42次常务会议,批准包括泸州市古蔺县、叙永县在内的31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泸州实现全域脱贫摘帽。

1988年5月25日,泸州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第一次把扶贫工作列入泸州省辖市组建以来的政府工作目标。

从“列入”到“摘帽”,泸州的扶贫工作走过了32年。32年的时间,太多太多泸州人为之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其中,有一个名字值得铭记——唐宁。尽管唐宁已于2017年4月26日因病逝世,但作为泸州市原市长,他在泸州市全域脱贫摘帽的道路上,留下了执着的身影。

◎ 川江都市报记者 周菁

三次落泪 心里装着贫困百姓

在1994年7月18日泸州市政府第六次全体会议上,讲到赤水河流域群众的困苦生活时,时任市长唐宁三次取下眼镜擦拭眼泪。这一细节,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刘洪至今记得,当时在场采访的泸州日报记者毛燕飞也还记得,并为之动容。

三次落泪,是因为唐宁的实地走访调查。那年7月11日,唐宁和市上有关部门的同志,冒着酷暑踏上了赤水河流域。在一周时间里,他们行程近千公里,走访了水潦乡、石坝镇、赤水河镇、丹桂镇、石宝镇、二郎镇、大村乡、白沙镇等17个乡镇,访问农户20户。

走一路,看一路,问一路,老百姓的疾苦让唐宁心酸,也有些自责,更坚定了他抓好脱贫工作的决心:本届政府一定要让扶贫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要把老百姓的痛苦时刻放在心上。”这是唐宁最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发自肺腑的并落到实处的一句话。到达叙永的第二天,唐宁便与叙永县领导研究,由市、县两级承担落实了30户特困户易地建房试点的补助办法。

完成赤水河流域的调研,回到办公室的唐宁又立即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扶贫。发动厂矿、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口扶贫;组织市政府办公室同志捐资,帮助叙永县水潦彝族乡改土造地……

扶贫路上 “不破楼兰终不还”

那时,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十年九旱,各种自然灾害直接威胁着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泸州市赤水河沿线两个国家级贫困县古蔺县、叙永县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腹地,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但唐宁说:“就怕一筹莫展,就怕信心动摇。我们完全能改变赤水河流域的落后面貌。”当年,市政府对夏荒问题及时采取了措施,并决定在古蔺、叙永两县各建一个种苗基地,帮助当地发展西瓜、干果等短期作物。

1996年,唐宁在泸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搞好扶贫开发做出了专门要求,明确提岀实施百村扶贫攻坚战略,就是把赤水河流域的103个贫困村,作为泸州市扶贫攻坚战的战略重点和突破口,通过三至五年的艰苦奋斗,使103个特困村的绝大多数群众稳定地解决温饱问题,为实现开发脱贫、奔小康奠定基础。

1998年,古蔺、叙永两县先后通过省委、省政府的检查验收,基本实现扶贫越温饱目标。

30多年过去,泸州旧貌已换新颜。这样一组数据或许更能直观地反映出这一变化——1984年,泸州市235万贫困人口,其中古叙贫困人口104万。如今,泸州实现全域脱贫摘帽。

这背后记述着泸州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率领广大干部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为解决温饱问题,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脱贫致富的历程。

新闻推荐

从泸州到北京的疫情防控一线这两个多月他一直“在线”

曾廷超回到泸州,单位同事欢迎他回家◎记者周丽4月20日一大早,曾廷超准时来到泸州市疾控中心,打开电脑,梳理当前要做的几项工...

叙永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叙永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