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人车冲突,信号灯以人优先;新建或增设,让信号灯最大化发挥作用 城市红绿灯在一步步优化

川江都市报 2022-03-26 01:00 大字

在泸州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工作站,莫乾树介绍路口红绿灯情况

刺园路路口,人行道前后不到20米有两组红绿灯

袁为连/制图

走进泸州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工作站,墙上大屏的另一头连接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红绿灯。鼠标轻轻点击切换,任何一个红绿灯的监控画面尽收眼底。

泸州市公安交警支队秩序科副科长莫乾树是一位有着多年城市交通管理经验的警官,同时又在从事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在泸州算得上最“懂”城市红绿灯的人。

近日,记者对话莫乾树,为读者揭开城市信号灯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规则。

◎ 川江都市报记者 许亚琴 摄影报道

出现人车冲突 信号灯以人优先

市民每天出门就能看到的红绿灯,也叫做城市交通信号灯。但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红绿灯,到底是怎样设置的呢?

“总的来说,设置红绿灯是为了实现路口通行效率最大化。”每天与红绿灯打交道的莫乾树说,车道车流量达到一定数量,就有必要设置红绿灯。交通事故发生频率、严重程度等,是红绿灯设置所要参考的因素。此外,还要考虑群众诉求。

莫乾树说,比如,江阳区刺园路路口,人行横道前后不到20米距离设置了两组控制车流的红绿灯,就是充分考虑了群众诉求。有的车主不理解,认为这么短的距离设置两组红绿灯,不仅容易迷惑车主,也没有必要。莫乾树解释说,以前设置一组红绿灯时,很多车主不会在斑马线前停留,常常占据人行横道等候红绿灯,斑马线形同虚设,引得市民投诉,希望能给市民留出一条路,这才启用了人行横道前的第二组红绿灯,把车流控制在人行横道外。

“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主干优先,安全第一,流量均衡,数据支撑。”莫乾树这样总结红绿灯设置的几个原则。以人为本,就是在出现人车冲突的时候,以人优先,以人民的生命安全优先。主干优先,说的是有限的警力将重心放在东南西北几条快速通道以及几座桥梁的畅通保障上。整个城区交通组织会统筹兼顾,均衡分配流量。当然,出现多方诉求的时候,就要具体分析路口运行需求,当不能满足每个人的需求时,就要以提高运行效率为首要任务来作出交通调整。

巡查警力有限

信号灯科学配时是短板

“信号灯科学配时,仍是当前我们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一块短板。”莫乾树毫不避讳地说,配时是体现交通秩序调整的重要一环,但鉴于目前警力的现状,信号灯的配时管理还处于较被动的状态。

信号灯配时,是体现交通秩序调整的重要一环。怎样配?莫乾树说,需要根据路口几个方面的流量来计算,协调时间和空间的分配,通过调查分析、公式计算以及科学模型进行设置,从而达到路口通行效率最大化。“但是,信号灯不能‘包治百病’。”莫乾树说,信号灯只是对现有的交通状况进行调整和优化,缓堵保畅还需要从根源上寻找“良方”。

在没有网络的时代,城市信号灯配时方案完全靠人力、凭经验计算。莫乾树说,过去,一线路口的交警不仅要现场指挥、疏导交通,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各个路口人工数车流、人流,这就是原始的“数据采集”方法。进入网络时代,城市交通向着智能化迈进。

几年前,泸州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工作站成立,聘请西南交大专业团队配合,运用大数据进行智能化的监控和配时,致力于提高城市交通通行效率。

进入大数据时代,为什么有的信号灯设置仍旧让部分市民不满意,甚至偶有不合理状态。城市红绿灯离“智能”调整还有多远?

“目前,城区有300多个交通信号灯,主要依靠现有警力在日常工作中关注配时。”莫乾树说,每个大队需要监控几十上百个信号灯,而在保障信号灯配时方面的警力又很有限。每个大队监管区域内的红绿灯配时是否合理,需要靠警力一个点一个点的观察、测算,走一遍下来最快也要一个小时,这样反馈信息自然就会出现滞后的情况。

这就是市民吐槽为什么信号灯出现问题,往往不能第一时间作出反馈和调整的症结所在,这也是目前泸州市交通秩序管理中的一个短板。

同时,中心城区交通繁忙的重要路口,分布的警力自然较多,对红绿灯配时的关注度也就高。而城郊等一些偏远地带,或者人流、车流较少的区域,完全靠有限的警力挨个巡查,有时发现问题就会出现不及时的情况,这也是有的路段红绿灯配时长时间处于不合理状态的原因。

莫乾树说,信号灯完全实现“智能”配时,还需时日。今后,随着大数据的更多应用,交通管理将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目前,已经在酒城大道启用的“绿波带”,市民驾车体验后普遍反映效果明显,特别是在非高峰拥堵时段,通行效率有所提升。

优化调整

让信号灯更灵

城市交通信号灯的“诞生”,往往通过两种方式出现,新建或者增设。

“所有新建、改建道路的设计图纸会提交交警部门审查,在方案形成阶段会征求交警部门意见。”莫乾树说,为了让信号灯设置更接地气,近年来,在交警部门的努力下,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设计、审查、建设同步。交警部门在道路建设时提前介入,给出专业意见,能让信号灯最大化地发挥作用。

如果新建或已建的信号灯不能满足当前的交通需求,就会增设或者调整。莫乾树说,信号灯建好后到底“灵不灵”“好不好用”,交警部门会通过专业部门巡查、巡视,以及民意诉求、部门建议等来收集意见,提出增设意见,或者作出调整。

不久前启用的忠山隧道往沱二桥或枇杷沟方向的红绿灯,正是交警部门在巡查发现问题后作出的一次优化调整。为了解决国窖大桥进城拥堵问题,交警部门在下桥处设置红绿灯,主要是解决直行和右转车流的冲突问题。让直行和下桥右转汇合进入主路的车辆各行其道,减缓拥堵。虽然红灯时间,下桥车辆需要停车等待,有时也会造成车多滞留,但从实施的总体情况来看,下桥处红绿灯的启用,对国窖大桥来车总通行量比以前通行效率高。

“要考虑线控和面控的关系。”莫乾树说,设置一个红绿灯,不能只考虑当前路口的交通秩序,还要考虑设置后,对整条线和整个片区的交通秩序影响。

城市中不乏异形路口,这些路口怎样设置红绿灯,才能让驾驶者看懂,这是让交警部门伤脑筋的事。主城区刺园路路口就是一个典型的异形路口,刺园路与连江路交汇后的T字形路口,前面明明没有路,却亮着一个直行的圆盘灯,往往让人看不懂。

莫乾树解释道,刺园路往沱二桥方向左转,出现两个路口,一个是沱二桥方向,一个是泸高方向,所以刺园路尽头这个红绿灯,直行圆盘灯实际上是控制前往泸高方向的车流,左转灯实际控制左转往沱二桥方向的车流。

高效的交通

还需社会合力

城市交通信号灯不能“包治百病”,实现更高效的交通控制,还需要通过交通组织、交通工程、路口微改造等来实现。

“我们的交通就像多条交织的河流,这些信号灯就像一个一个的河流交叉点,如果每条河流里的水都涨起来了,在一条河或某一个交叉点进行调节,是怎么也无法改变大局的。”莫乾树说,因此,信号灯的调整只能改善或缓解,要彻底改变整个交通现状,还需要扩大每条河流的宽度和增加河流。所以,交通的顺畅还需要其他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配合。

交通秩序的顺畅,绝不是交警一个部门的事情。莫乾树说,比如学校周边的交通组织,就需要社会力量配合。很多家长上下学高峰期接送孩子会在学校门口短暂停留,但是临停车辆一多,就会发生交通堵塞。比如天立学校前,接送孩子的车辆经常里三层外三层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只靠信号灯设置或者警力疏通不能解决问题,还需要家长、学校等社会力量配合。

当出现突出的交通问题,需要优化现有交通方案时,应遵循调整的先后顺序。莫乾树说,首先考虑的就是交通信号灯的调整,这是成本最小的控制。其次是交通组织调整、路口微改造、重新划分标识标线、拆除绿化带等。在这些方法都无法解决交通问题后,就会实施交通项目改造,比如上跨下穿等交通项目重建、改建。其中,江阳区天益广场过街天桥就是交警部门多次建议设置的结果。

天益广场路口,是近年来各地前来学习“取经”的打卡地。在莫乾树的记忆中,近10年来,仅天益广场这一个路口就进行了大约12次大型系统的交通调整,而信号灯、微改造等小型调整则随时都在进行。

过去的天益广场路口有一个大转盘,刻有“酒城”标志的巨石伫立在这里。莫乾树记得,那时每天需要调派四五名警力到现场才能控制好交通秩序。后来,通过一些调整,天益广场经控制成为通行效率更高的T形路口,但仍未彻底改变这里的交通“肠梗阻”状况。最后,在交警部门多次提议下,天益广场增设过街天桥,周边双向通行的万顺路调整为单向通行,天益广场的交通秩序才有了明显改善。

随着人流、车流的增减,周围环境的变化,路口交通状况瞬息万变,调整信号灯和交通组织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特别是车流、人流突出的重点路口,交通组织会进行反复优化调整。其中,地处泸州市政治中心、又是新旧城区主要衔接通道的刺园路电信路口,是主城区交通流量较大、交通调整较多的路口。

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堵点从最初的沱一桥扩散到城区多点,全城交通信号灯从1个增加到300多个,疏堵从靠经验到用上大数据,城市交通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当交通信号灯插上大数据的“翅膀”,人们期盼的“智慧”交通不日将会实现。

新闻推荐

同一个方向的车行道上,短短20米距离设置了两组红绿灯;几十米宽的道路上,人行红绿灯却只有短短半分钟 市民:这些红绿灯体验感不好

龙透关路口,老人没有走完人行道,红灯已经亮起蜀泸大道二段路面很宽,人行道绿灯时间却很短路口有人行道,却没有红绿灯,行人在车...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