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烂漫时,抗疫“钢七连”重聚武汉

泸州日报 2021-03-22 10:28 大字

援鄂医疗队队员们重回武汉。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供图

□ 本报记者 刘墨

樱花烂漫时,与君再相逢。3月19日下午,受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的邀请,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的6名队员,时隔一年,再次踏上前往武汉的路程。这支2020年农历正月初一出征的队伍,这次启程是为了重聚。

相聚 终于看清彼此容貌

留下她美好的样子。”

“去年3月19日,我在武汉上了最后一个夜班,太巧了,在同一天又重回武汉。那时的武汉街上看不到人,店铺关着门,连路灯都显得灰暗。而这次,一出机场就遇上了堵车,那么多人,那样热闹,生机勃勃,心情也跟着好起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急诊医学部副主任医师周凯曾经为是否重回武汉而纠结,因为当时他主动申请到重症病区工作,在那里,经历了生理与心理的严峻考验。“现在看着这个城市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这样多姿多彩,心里轻松了很多。”

当时医疗队救治的第一例康复出院的患者“胖哥”邵先生,也特地赶来与医疗队队员相聚。“胖哥”开朗的性格和胖胖的体格,让医疗队医护人员印象深刻。“见到大家后特别激动,他们是我的救命恩人。这次真正的‘见面’,熟悉却也有些陌生,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们脱下防护服、摘下口罩的样子。”“胖哥”说,他还与队员们相约,今年一定要到泸州看看“恩人”们工作、生活的地方。

“我们回来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仍由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兼队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李多教授带队,回到了曾经战斗过的武汉,这次,与他同行的队友及家属共有13人,“时隔一年,感慨万分。”李多说。

2020年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20名医护人员随四川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在武汉宣布“封城”的第三天,义无反顾地向武汉出发,驰援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负责支援医院发热七、九病区。在那里,他们与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的战友们一起被称为抗疫“钢七连”,奋战57天,累计治愈出院122名确诊和疑似新冠肺炎患者,谱写了一曲以生命赴使命的壮丽战歌。

“看着那些熟悉的眼睛,眼泪就止不住流下来,他们都是为我们‘拼过命’的战友。”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原发热七病区护士长郑涛特地到机场接机。“一起并肩战斗了近2个月,这次才真正看到彼此摘下口罩的模样,一点儿陌生的感觉都没有,就像是接亲人回家。他们在我们最艰难的时候,不顾生死前来,给我们带来信心与支援,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郑涛说。

“今年3月3日,我接到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发来的邀请。回武汉看看是我这一年来最想实现的一个心愿,也是我和队友许下的一个约定。”李多说,“去年我们撤离武汉时就约定今年再相聚,但因为工作原因,这次我们那批队员中有不少人遗憾没能赴约。”

此次到武汉,大家的心情与去年截然不同。

“这次,我们仍住在去年的医疗队驻地酒店,我们曾在这里“两点一线”,工作生活了57天。去年我们到达时,武汉是沉寂的,路上看不到行人,只有救护车、警车等车辆驶过,整个城市压抑而沉闷。现在的武汉,人流如织,灯火辉煌,太美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师兰黎艳感慨不已,不停地用手机拍摄武汉街头的人流、车流,“这才是真正的武汉,我要

回访 重回“战场”感动落泪

3月20日上午9时,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举行了四川援鄂医疗队红会医院学科交流研讨会。李多教授受邀作了《三级医院呼吸学科规范化建设》专题发言,并向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赠送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志》等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纪念建院70周年系列文化书籍。

随后,队员们前往一年前工作战“疫”的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住院大楼12楼、14楼回访,与发热七病区(“钢七连”)战友重温抗疫战斗的场景。

“看着那些熟悉的病床,每天穿脱防护服的地方,回忆一年前战斗过的每一个细节都很清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高晓岚这次还特地带上了自己7岁的儿子,“想让儿子知道,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到了曾经工作战斗过的地方,见到了平安繁荣的武汉,见到了曾经诊治的患者康复后幸福地生活着,我感动得流下了泪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副队长、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邹林帆与战友们重回故地,十分感慨,“看到那些熟悉的场景,真的非常激动,很多队友都流泪了”。

3月21日,李多和队友们踏上返回泸州的路程,“武汉让我们刻骨铭心,愿山河无恙,来年再相见。”

新闻推荐

农村公交 便民利民

□本报记者牟科摄影报道3月16日,江阳区况场街道大地村村民乘坐农村公交车出行。目前,况场街道已实现农村公路全覆盖,有377路...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