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助学 为寒门学子点亮求学梦 记中国好人张崇华
张崇华(中)和孩子们一起翻看家庭相册 记者 李佑天羽 摄
人物名片
张崇华,女,汉族,1942年3月出生,1965年5月参加工作,1997年退休,国家税务总局泸州市纳溪区税务局退休干部。2020年12月入选“中国好人榜”,获评“助人为乐”好人。
本报今日起推出两篇报道,讲述张崇华爱心助学,并帮助贫困学子健康成长的故事。
◎ 记者 刘明霞
她是一个对自己特别“抠”的人。一件棉衣,一穿就是几年;一床被子,一用就是20多年;孙儿们没有回家,她会把WIFI的电源都关了,为的是节约电费。就是这样一个对自己特别“抠”的人,却十分慷慨地把自己的退休金三分之二都用在了资助贫困学子上。
她就是中国好人——张崇华。多年来,她坚持用自己的积蓄资助贫困大学生。她说:“我的愿望很简单,那就是帮助孩子们完成学业。”
受人帮助
感恩的心深藏心中
张崇华出生于1942年,其父亲是一名配锁匠,虽有一份手艺,但要养育6个儿女也是十分困难。“那时因为家里穷,我们三姊妹都曾被抱养出去过,后来才回到父母身边。邻居经常给我们送一些吃的,很多人都帮助过我们。”时隔多年,张崇华仍然记得儿时那段艰苦的时光。
9岁时,张崇华开始上学。“从小学到高中,每年都能减免学费,得到助学金,读书根本没花什么钱。”张崇华还记得,高中时她没有申请却领到了助学金,直到参加工作20年后,才知道原来是当时一位姓李的老师看她学习勤奋帮她申请的。“能够走出来改变贫困面貌,要感谢在我读书生涯中帮助过我的人。”张崇华说。
参加工作后,指导老师手把手教张崇华业务,让她快速成长起来。在纳溪上马工作期间,张崇华一家与邻居的关系亲如一家人。在张崇华工作忙的时候,邻居帮忙照看孩子,春节期间为孩子做鞋,让她一家的生活过得顺利且幸福。她说:“当年在上马工作时,忽然接到一个通知,要开展所得税汇算工作,得外出很久,邻居二话不说就帮我带孩子。半学期都在邻居家里吃住,没有收一分钱。”
人生路上受到的诸多帮助,在张崇华心里播下了爱的种子,也让她深知感恩与回馈的重要。
蜗居陋室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养了一些金针花,还有蔷薇和昙花。”2月4日,立春刚过,酒城的天气还带着寒意,张崇华拿着一个老旧的搪瓷杯站在阳台上,给窗台上的花浇水。她的身后,跨过一道门,就是家中的次卧,一床、一书架、一衣柜和靠窗摆放的脚踏缝纫机,无不透出年代感。
这是纳溪区泸天化西村一套只有60平方米的“蜗居”,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张崇华和丈夫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搬到了这里居住。
屋子有两室一厅一厨一卫,格局紧凑,陈设简陋。客厅里,两张老旧的沙发铺着深蓝色绒布靠墙放着,一把竹椅放在屋子中央的茶几前,一组组合矮柜靠着另外两面墙摆放。其中一张上面摆放着十来包“磕粉”,张崇华说,那是准备送给放假回来吃团年饭的“孙儿孙女”的。
“娃儿读书是件大事。”读书改变了张崇华的命运,工作以后的她,开始资助亲戚家的孩子上学。
1968年左右,张崇华在江北上班,亲戚家有个女孩到了上学年龄,但因为家境贫困,迟迟没有上学,她就将孩子接到江北上小学。在之后的多年里,张崇华会时不时给有困难的亲戚家孩子们缴纳学费,买学习用具。至于究竟资助了多少钱,她自己也记不清了。
“我们结婚四十多年,在资助孩子们上学这件事情上,他一直都很支持。”张崇华说,家人特别是丈夫的支持让她在捐资助学这条路上走得很顺畅。2015年,在和丈夫、女儿女婿商量之后,张崇华开始资助考上大学但家庭贫困的学子。
“我们不要求任何回报,只要他们好好学习,以后有能力了好好为国家作贡献。”张崇华说,这是自己和丈夫助学的初衷,“我不是很富裕,只是想帮助孩子们完成学业,只是希望孩子们能健康成长。”
张崇华每个月的退休金有4000多元,对于一个身体健康的老人说,生活起来应该是很滋润的,但她对自己却特别“抠”。
在泸州,打小麻将是许多老人喜欢的休闲娱乐活动,张崇华曾经也很喜欢。但是近些年,她连打小麻将也戒掉了。因为她算了一笔账,“如果不打小麻将,一个月说不定能省下二三百元,用来资助孩子们”。
在吃穿用上,张崇华更是从不讲究,一件红棉衣穿了好几年,一床上世纪八十年代时兴的大红花绿铺盖一直用到了现在。为了省钱,一个人几乎没下过馆子。
不过,张崇华并不觉得苦,每天都乐呵呵的,因为在她看来,这些比起小时候吃过的苦,都不算什么,“够吃够穿就心满意足了,我少用一点,就可以多资助孩子们一点”。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姜燕记者曾臻)3月2日,泸州市召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联席会。会议听取了各区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