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横跨亚欧大陆的生死救援

泸州日报 2018-09-18 07:20 大字

■刘杰雄 本报记者 刘墨

“现在我又有希望了,活着多好啊。”近日,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德妇科肿瘤病房,49岁的马女士坐在病床上,精神不错,“这是我第二次进行卵巢癌手术,也是最后一次手术。来之前,我把遗书都写好了,但是现在我又活过来了。”来自黑龙江漠河市的马女士有着东北女性特有的爽朗。

辗转各地求医问药病情仍恶化

“2015年,我被诊断出卵巢癌,立即接受了手术,这几年也一直在治疗。各种中药、西药吃遍,化疗做了16次,靶向治疗2个月,却一直没有控制住病情,每年都复发。”今年年初,马女士身体开始出现硬块、疼痛,“为了治病,我走了很多医院,却没有一家医院愿意为我再进行手术。”

今年8月,马女士偶然得知在泸州的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立了中德妇科肿瘤病房,赶紧进行了联系。“我已经想好了,如果这里都拒绝手术,我就放弃了。”马女士已有些绝望,“没想到,第一通电话打过来就联系上了中德病房的丁书贵教授,听了我的情况,丁教授建议我将病历资料带到泸州,他需要详细了解病情。”就这样,马女士怀着最后一丝希望从祖国的最北部千里迢迢来到了地处西南的泸州。

14个小时高难度手术除病痛

经过中德病房副主任丁书贵教授的仔细诊断,马女士仍然具有手术的可能性,只是手术风险极高、难度很大,不但需要多学科团队的无缝配合,在妇科手术上的难度也是国内罕见,一定要和病房主任、德国妇科专家Teichmann(塔奇曼)教授一起上台才有成功的可能。情况紧急,人命关天,此时还身在德国阿沙芬堡的塔奇曼立即提前结束了自己的假期,耗时20多个小时返回病房。

8月29日,在经过详尽的术前准备,由塔奇曼和丁书贵联手,经医务部统筹协调,结合了医院麻醉科、胸外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多位专家的多学科协作手术开始了。“患者的病变部位已经广泛扩散到肝脏、胸部、大肠等多个脏器,必须由各学科的专家配合手术,将病变部位进行彻底的切除。同时,我们还需要尽可能保留患者的内脏功能,保障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丁书贵说。

经过14个小时手术,手术终于取得了圆满成功。手术的成功让一贯严肃的塔奇曼也难掩喜悦之情,术后当晚,塔奇曼还特地到重症监护室看望还在昏迷中的马女士。之后,马女士在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照顾下,成功熬过了最危险的围手术期,在术后第二天就转回到了普通病房。“现在,患者体内肿瘤已清除,达到无肉眼可见残留肿瘤的手术标准,将明显延长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丁书贵说。

将来,珍惜生命过好每一天

“现在,手术伤口已不太痛了,感觉像是重获新生。”经过几天的休养,马女士的恢复情况十分理想,“丁教授每天都会来了解我的情况,护士们一天数次查看、护理。这里的医生护士们让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高超的技术,更重要的是责任心和发自内心的善意、关怀。”

对于将来,马女士感触颇深,“当人失去健康,甚至即将失去生命的时候,才会更加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在经历那么多的拒绝后,终于在这里进行了这样艰难的手术,医生们尽力了,我也尽力了,人生不遗憾。想着医护人员们对生命的尊重,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像我一样得到拯救。”

新闻推荐

从泸州路过

去过一些城市,也见过一些自以为极致的风景,但从未设身处地感受过泸州。这座城市,有它不可复制的秘方,一种难以复制的依恋,一条...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