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桃花坞

川江都市报 2018-09-15 00:00 大字

桃花岛

◎黄丹丹

不知何时,霓虹亮了。寂静的桃花坞,倏地华丽起来。它成了一个舞台,花草树木、亭台轩榭、小桥流水,甚至我们这些游人,都在这个舞台上摇曳生姿。桃花坞动了起来,流水一般、风吹一般、栖云一般,浮动着,美得流光溢彩。

桃花源

我始终相信,世外桃源总是有的。

泸州市区出发,不足一小时,便入了一处静谧地,有指示牌曰:坝上桃花坞。车在蜿蜒的山道上进入了一座别致幽静的园子,或者,不该说是园子——那是四面青山如屏为障,周围绿水如带环绕的世外桃源。

即便时令已过处暑,泸州的暑气依然甚旺。遁入桃花坞,泊车步行,过留仙桥,进入由十几个四合院组成的别墅群。我们入住的院子,木门上拴着铜锁,门楣上挂着“稀古堂”的匾牌,很有些古风旧韵。推门而入,院子里的假山茶座花草,陈布得甚得人心。这座仿古居,没有那种刻意作假而出的古旧,它方方正正,落落大方,因而,也就显得体体面面。

我们一行三对夫妻,分别入住三套房间。楼上的套房,有装修古典的中式客厅、卧室和书房,此外还有凌于河上的阳台,阳台上置有一架秋千。我从书房里的书架上顺手抽出一本书,盘坐在秋千架上,缓缓地开始阅读。

坐在秋千上读书的时候,河水在我脚下缓缓地流,与河水一起流淌的,还有时光。此情此境,不知如此静静地流淌了几多光阴。在这般天地里,是可以不去计较的。光阴固然可贵,但消耗在美好的事物中,也不算虚度。

桃花庵

如此这般静静地,从午后坐到了晚餐时间。晚餐前,我们去茶室小坐。茶室对面,是尚未修缮妥当的桃花岛。据说,十月份,岛上就会搭起玻璃栈道。从茶室里望去,桃花岛在水中,如一叶扁舟,它燃起了我的好奇心,令我想象玻璃栈道搭建成形的样子。我坐在那儿对着窗外,发着呆。

“该去吃晚餐了!”先生说。我恋恋地起身,回望一眼那如扁舟般的岛,山间已袅起云烟,桃花岛在云烟缭绕间,显出几分仙气儿。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这桃花换酒钱置出的丰盛晚宴,设在氤氲书香的厅堂里,一道道美味且好看的佳肴诱惑着我的味蕾。我不时在觥筹交错的酒桌上走神,因为窗外有可与江南媲美的美景,对面有堆满各类书籍的书架,它们对于我而言,实在是一种诱惑。

晚餐完后,桃花坞的主人告诉我们,这里真的有一座桃花庵。我们沿着长桥,拾阶而上,在桃花庵外略作观瞻后,便走进一座园中园。我说,这里很江南。蜀地风物淳厚,我们在蜀地兜兜转转间,蓦然看见这座清灵雅致的园子,不免有蓦然惊见天人般的眼前一亮与欣喜。尤其于我,一个来自江淮之间,时常到江南采风的安徽人——在桃花坞,甚感亲切。

同行的大哥,是位雅士。他让我猜,桃花坞开发多久了。我本想猜十年的,但估摸着既然他让我猜,必定很超常。于是,便索性随口一说:“五年?”大哥摇摇头说,还不到三年。不到三年就能造成这么一座设施功能齐备的园子,也太神奇了吧!

桃花岛

谈话间,我们走出园中园。霓虹尚未燃亮的桃花坞,静静地卧在山坳里。山头上,一轮明月也静静地泊在夜空。

我的步子缓下来,对着空山望明月,亦倾听为这寂静的山间奏出夜曲的虫子。那虫鸣在空山明月间,是自然的物声,是天籁,是令世界更静谧的小调……

不知何时,霓虹亮了。寂静的桃花坞,倏地华丽起来。它成了一个舞台,花草树木、亭台轩榭、小桥流水,甚至我们这些游人,都在这个舞台上摇曳生姿。桃花坞动了起来,流水一般、风吹一般、栖云一般,浮动着,美得流光溢彩。

在舞台上的人最终要回到现实。我们往水边去,湖心里的桃花岛融在月色与水光里,那是另一个世界。我们沿着临水的步道,踏着月光,碎碎地走着。长久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即使可以见到月亮,也很少能感受不被灯光污染的月光了。我和先生默默地走在被月色铺镀的银色大道上,彼此相望时,眼眸里多了几分似水柔情——那是月色给予的催化,也是月亮投射的光芒。

我拍下桃花坞的景致,发到了微信朋友圈:桃花坞似江南好,泸州月映空山响。这“好”,不仅仅是风景这边独好的好,还有人憩于此而感受到的岁月静好的好。群山之上一轮明月,用如水的月色涤荡着堆积了凡尘俗念的人心,静下来的人心,不仅倾听到了响彻空山的虫鸣,更可以真切地听到自己的心声。

桃花坞在月色里,是静美的;我们在桃花坞,心是静谧的。寻日奔波在拥堵人世的我们,在桃花坞的月色里,暂且不论今夕何夕,与所处何世,只安然地、舒适地、真实地做一回自己。做自己的感觉,不足为外人道也。

作者简介:黄丹丹,安徽新生代小说家,鲁迅文学院安徽作家研修班结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淮南市作协副秘书长、寿县文联常委、寿县作协主席。发表作品约百万字,散见于《散文》、《青春》、《延河》、《清明》、《诗歌月刊》、《时代文学》、《安徽文学》、《北方诗刊》、《北方作家》、《名家名作》等文学期刊及纸媒网刊。著有散文集《一脉花香》、《清欢》、《应知不染心》,诗集《白话集》。小说《留吧,爱情》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小说《赝品》、《甘蔗汁》被影视公司购买改编权。曾获全国散文原创大赛一等奖和安徽省江淮小说大奖。

新闻推荐

贴近基层: 展示安富组织美

近日,安富街道上坝社区一位70多岁的老人在家中突然生病,当时,家里没有其他人。社区干部在数字化服务平台上发现这一情况,急忙...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