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
□光明日报记者 訾谦 周洪双
周艺珣
四川泸州是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4500多亩的张坝桂圆林被誉为泸州的绿色会客厅,是当地人喜爱的锻炼场所。15000余株百年以上的桂圆树与2013年建成的长江首座生态防洪堤,共同诠释着这座川南城市历久弥新的环保理念。
“张坝桂圆林是全国最晚熟也是纬度最高的桂圆林,依托上万株老树,经过规划、搬迁,形成了绿色生态屏障。”泸州市江阳区张坝街道党工委书记肖陶说,规划秉承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发利用丘陵荒山荒坡,大量植树造林。
生态防洪堤绵延4公里,贴近长江水面的部分密布绿色植被,堤坝顶部的绿道整洁宽阔,两旁的树木草丛一片绿意,各类公共设施一应俱全。
肖陶表示,生态防洪堤通过强化绿化、保护稳固水土,依托桂圆林和绿化带进行开发,使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效结合。“保护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肖陶说。
2017年4月,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在泸州揭牌运行,港口2小时交通圈覆盖6000万人口。“水运是分分钱,铁路是毛毛钱,公路是块块钱。我们走长江水运到上海,2600公里的运费平均每公里每吨货物只有几分钱,可见水运对于大宗货物运输的优势是不可替代的。”泸州港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兢介绍。
“四川60%的集装箱都从泸州港出发,进港专用铁路直通港口堆场,铁路货运与港口实现无缝对接。”黄兢告诉记者,成都青白江国际陆港内设立了泸州港务区,泸州港与成都国际陆港合作的铁公水多式联运工程入选国家首批多式联运示范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在枯水期,泸州港3000吨船舶也能畅通无阻。“泸州的酒糟、云南的化肥、成都的汽车零配件正通过这条黄金水道走向世界。”黄兢说。
(原载2018年7月28日《光明日报》)
新闻推荐
本报讯(梅登)“八一”建军节前夕,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带队到驻泸武警部队开展慰问活动。军检双方举行共建座谈会,共叙军民团结...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