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倪为公书法艺术陈列馆 落子张坝艺术区

华西都市报 2016-05-18 15:22 大字

倪为公书法作品

长年醉眼未惺松,转顾濡头气若虹。满纸龙蛇争裂去,江沱滚滚欲横空。5月17日下午,泸州江阳区张坝艺术区,被誉为“铁线狂草第一人”的倪为公,其书法艺术陈列馆正式开馆。倪为公于2015年4月13日仙逝,掌门弟子、《星星》诗词执行主编杨宗鸿出席当日的开馆仪式,面对陈列馆内的众多书法作品,杨宗鸿感慨不已。

70岁创作的对联

90岁用书法展现

走进陈列馆内,细心的人会发现,其中一面墙上展出了一幅对联,右侧为“无情生白发”,左侧为“有意买童心”,中间还间隔有3幅书法作品。说起这“无情生白发,有意买童心”,就是倪为公人生颠沛流离的真实写照。

倪为公,号“髯叟”,1925年出生于上海崇明岛书香世家,20世纪40年代投身革命,50年代先后就读于西南人民革命大学和西南军政大学。精研历代名碑名帖,形成卓然不群的倪式书风,被誉为中国“铁线狂草第一人”。

倪为公虽为书法家,但世人对其知之甚少,这与他的坎坷经历有关。根据资料显示,倪为公原名倪泳,出生于上海。此前,在时代的大潮中,倪为公人生诸多意外。倪为公尝尽世态炎凉,辗转泸州、古宋、叙永,最后到了一个几乎无人知晓远离尘嚣的小山村才安了家。

在那个年月,即使是这样的荒村野陌也难逃疯狂的侵蚀,但倪为公可以施展其多方面的才能,如义务为村民看中医、写春联、代写文书等等,很快赢得了村民们淳朴的心,最终在叙永这个叫凤凰的小山村扎下根来,娶妻生子,直到后来拨乱反正。

1994年,当组织部门最终找到倪为公时,他已经“隐居”近40年。平反那天,组织部门将落实政策的通知亲自放在倪为公手中时,这个年已古稀的老人当众失声痛哭!

随后,倪为公自创一幅对联“无情生白发,有意买童心”。杨宗鸿介绍,这幅对联虽然是老师对岁月无情、满头白发所展示的一种无奈,与此同时,老师又保持着一颗不老童心,积极乐观地生活。时隔20年,90岁的倪为公再次将这幅对联通过自己的笔墨展现出来,如今展示在陈列馆。

“这些作品都是老师各个时期的精品力作,意义非凡。”走在倪为公书法艺术陈列馆,杨宗鸿向记者介绍,陈列馆内共展出倪为公的书法作品30余幅,包括倪为公书写的历代诗词、自创诗词、对联,以及临摹等。

日课写满一壁墙

自创“铁线狂草”

当天,与倪为公书法艺术陈列馆一起开馆的,还有艺术区内的大道堂陈士彬艺术馆和涂强绘画工作室。陈仕彬是泸州籍著名书画家,也是北京大道堂艺术馆馆长,是倪为公20多位弟子中的得意弟子之一。

杨宗鸿与倪为公相识于上世纪80年代,那时,他还在家乡泸州叙永任教,书画,是他的追求。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家乡隐居着倪为公这样的书法奇人,甚感震撼,于是告知好友陈仕彬等一同前往。现场见人见字,陈仕彬等人皆惊慕不已,遂拜为老师,虚心求教。

陈仕彬回忆,那时的倪为公,住在山乡凤凰的小溪边的两间简朴的竹楼里,除了吃饭睡觉的地方,其他都被数以吨计的书籍和草纸、废旧报纸所占领,其中最大的一面墙贴满了当天所写的多种书体,最上方高悬着三个醒目的大字“求师壁”。

陈士彬说,那是倪公给自己规定的日课,每天一定要写满一壁墙,倪公就这样以墙为师、自我为师不断寻求自我突破。倪为公晚年的书法正如其诗所言,得到了稚笔素心和天趣的境界。特别是他集怀素、张旭、黄庭坚、王铎等众家之所长,并最终自成一家的“铁线狂草”和独创的“满章法”,可谓旷古开今。比如倪公书写的近5米长的李白的《将进酒》和《怀素自叙贴》等作品,通篇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老树枯藤,如铁线银丝,角力盘旋。

传统被他“打通”

大我与小我融合

“在这个 90 岁的老人身上,你看到了‘通\’,传统在‘打通\’,传统的大我与个性的小我之间融合了。”著名书法家、评论家吴川淮在谈到倪为公时说,倪为公的书法,明显带有上世纪最为明显的时代印记,最为明显的属于他自己的特有个性,那种倔强,那种把什么都放下去的平静,那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淡泊。

如何具体评价倪为公的书法?吴川淮坦言,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书法在他这里,是一种养心的形式,是农人永远耕不完的“田地”,是汲养他精神的栖息地。“积蓄了这么多年的临帖、创作、体会、彻悟,他的书法已经由师法走进无法,已经由师古走进师自然。”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徐庆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全民参保 泸州试点

异地医保方便患者23日,人社部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试点范围的通知》,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50%以上的地区,泸州成为全民参保试点城市之一。要求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增...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