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龙眼遇“小年” 果农收入如何保障
编者按
眼下正是四川省龙眼上市的季节。说到四川的本地龙眼,不得不提泸州龙眼。数据显示,泸州龙眼的面积和产量均占四川全省的90%以上。目前,该市龙眼种植面积超过25万亩,其中投产面积超过15万亩。
今年泸州龙眼的产量如何?行情好吗?果农收入怎么样?今天的这组报道,将为你一一解惑。
□本报记者 吴平
眼下正是龙眼丰收季,泸县潮河镇后湾龙眼专合社理事长施从海却高兴不起来。8月28日,他告诉记者:“今年前期遇到雨雪,后期遇到干旱,专合社的3800亩共8万株龙眼树中,山上的2000多亩灌溉条件不好,影响了产量。加上今年又是‘小年\’,减产得厉害,果农收入预计将比去年少几百万元。”
现状
种植不规范鲜龙眼效益不高
“去年是龙眼‘大年\’,丰产却卖不起价,大部分每斤单价是四五块,最小的才5角;今年每斤单价涨到了7元,但是没货卖。”施从海说,产量没法保证,导致他们不能跟收购商签长期协议。
天灾难防,但“大小年”的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改良来解决,关键就是花穗修剪、疏花疏果。但该技术的推广却很有限。
“为了便于管理,龙眼树最高应该不超过3.5米,但泸州很多龙眼树是多年生老树,长成了高大乔木。最典型的张坝龙眼林,有4000多棵百年以上、高达20多米的龙眼树。”泸州市园艺科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指出,如果第一年是产量 “大年”,龙眼果实太密,单果个头还达不到品种审定时的个头大小;紧接着的一年一般是“小年”,龙眼树不结果或者结果少。
“现在农村本来就缺劳动力,而修剪花穗非常麻烦,加上不管‘大年\’还是‘小年\’,种植效益都不理想,村民都不怎么愿意搞技术,龙眼树结多少就卖多少。”施从海说,“最近有个老板想租专合社的果林统一管理,正在谈。希望能通过大公司的带动,让村民有更好的收益。”
泸州市农业局经作站副站长黎秋刚介绍,泸州龙眼种植仍是散户为主,由管理团队统一种植、管护的很少。下一步,该县将从专合社的规范化入手,解决技术推广难题。
调查
加工品价高要求严或可倒逼技术进步
龙眼遇到“小年”,果农收入随之减少。而改进种植技术、规范管理,提高果品质量和附加值,生产适合深加工的新鲜龙眼,将是保障果农收入的一条出路。
去年,泸州邓氏土特产公司负责人邓志高以6元/公斤—14元/公斤的价格,收购龙眼170万斤,其中九成加工成了干桂圆,最低售价32元/公斤,大部分是100元/公斤—140元/公斤;剩下的10%加工成桂肉,卖给医药公司或中药店,最低140元/公斤。产品分成礼品装、家用装等,通过网络和直营店销售,走货顺畅。下一步,该公司还将扩建60亩厂房,使加工能力达到5000吨。
邓志高介绍,产品好卖,是因为他收购的泸良、泸南两个龙眼品种都晚熟,果肉成长期较长,肉质有韧劲,加工烘干后的桂肉泡在水里是很漂亮的一朵,而外省龙眼的桂肉较绵软,一泡就散开融进水里了。“这方面,还没发现其他地方的龙眼强过泸州的。”
“售价看起来高,成本也很高。”邓志高说,首先,龙眼从直径27毫米的个头开始往上收,但由于是整枝剪下来,里面有两成是小的,加工出来品质差、卖不起价。此外,鲜龙眼外壳破损率较高,尤其是阴雨天采摘的龙眼,不仅不能用来烘干制成干桂圆,由于含沙土量增大,也不能制桂肉。
“既然泸州优质龙眼能在桂肉上体现其特殊价值,在市场上就有了差异化竞争的资本,何况泸州龙眼还是地标产品。”黎秋刚认为,如果加工品在市场上优质优价,加工商就愿意花更多钱去收购鲜龙眼,利益驱动下,村民就有了规范栽培的积极性,会想办法增大个头、减少破损率,提高产品卖相。
“但是龙眼产业能否做大,还要做更精密的论证。”泸州市园艺科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说,至于某些品种是否更适合泡茶、入药,可以针对性开展育种实验,毕竟泸州目前栽培的很多优质晚熟品种,都是自主研发出来的。
新闻推荐
bsp;七届七十九次常务会议召开 四川经济日报德阳讯 (记者 童登俊)8月22日上午,德阳市市长赵辉主持召开市政府七届七十九次常务会议。会
德阳市政府七届七十九次常务会议召开四川经济日报德阳讯(记者童登俊)8月22日上午,德阳市市长赵辉主持召开市政府七届七十九次常务会议。会议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