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吃了“闭门羹”也不气馁 以心换心 万书记收获村民信任

四川农村日报 2015-04-16 00:25 大字

万泽祥(中)指导群众种蔬菜。

□罗森波特约通讯员 曾佐然 文/图

4月10日,泸县龙桥文化生态园党委副书记万泽祥来到玉蟾街道龙华村,查看冬瓜种植情况。“一定要按照技术员的要求,施足肥,注意间隔。”万泽祥叮嘱说。“万书记放心,我们一定按标准来做。”村民笑着回答。

龙华村的土地流转后,由专业合作社领头发展蔬菜产业,村民成了产业工人。“不现场督促,心里没底。”万泽祥说。被村民称为 “鞋上总是沾满了泥巴”的他,在5年时间里,让曾经贫穷的玉蟾街道龙华村、赵岩村和小马滩村成了名声在外的新村样本。今年1月,万泽祥被评为第五届四川省记一等功公务员。

“厚着脸皮”上门做工作

2010年初,有着8年社区党支部书记工作经验的万泽祥被下派到龙华村。

刚到村里,万泽祥就组织召开村民大会。会上,万泽祥几次发言,村民都没有理睬。如何才能走进村民心中?次日,万泽祥做出决定:既然开会解决不了问题,就上门面对面交流。

不料,刚到村民张再兴家门口,万泽祥就吃了“闭门羹”,此后接连几家同样如此。

“村民不买我的账,是因为我和他们接触少。”万泽祥并没有放弃,接连几天,仍上村民家交流。张再兴说:“从未见过这么‘厚着脸皮\’来家里做工作的干部,这说明他很真诚。”

时间久了,村民们被万泽祥的坚持和真诚打动,和他成了朋友。在和村民的交流中,万泽祥听到了村民心底的声音,根据村民提出的热点、难点,他理顺了工作思路: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引进产业项目。

帮村民借钱搞产业

在龙华村,万泽祥向村民承诺:带领他们增收致富。对此,他向上要力,向外借力,向下发力。5.5米宽的通村入户水泥公路建成,小农水等工程相继完工;龙滩一桥、龙滩二桥建起来了,村民出行的老大难问题解决了……基础设施完善后,万泽祥又把抓产业发展提上日程。

听说村里来了位好书记,龙华村六组村民何吉明打消了外出务工的念头。万泽祥建议何吉明做农家乐生意。“你家门口有公路和鱼塘,适合做农家乐。”

“投资了没钱赚咋整?”何吉明有点信心不足。于是,万泽祥自费带何吉明到成都、泸州等地参观学习。见农家乐前景广阔,回来后何吉明决定“进军”农家乐,但资金又不够。“万书记帮我向他亲戚借了8万元。”何吉明说,有了万泽祥的帮助,他当年8月开张的农家乐到年底就收入7万多元。

在万泽祥的带动下,龙华村的农家乐发展到5家。他还组织成立合作社,引进农业产业公司,有了产业支撑,龙华村人均年收入从4000余元增加到了现在的1.2万余元。

2012年,万泽祥被下派到相邻的赵岩村,2014年又被下派到小马滩村,无论到哪个村,他都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让村民参与新村建设

如今,龙华村新房林立,自来水、天然气户户通。“多亏了万书记,要不是他动员开展新农村建设,我们生活环境不会这么好。”龙华村八组村民聂傅义说。

4年前,龙华村新村建设之初,村民不愿到新村聚居点。“新村建设是为了迎检,图好看,没必要搬过去。”聂傅义说,当时很多村民都不信新村建设将为他们带来便利。

为此,万泽祥组织村民代表到外地新村建设示范区考察参观,讲解新村建设的好处。他还采用先试点再推广的方法,让3户思想开明的党员家庭在岩滩坝先行先试。“新村聚居点里,3户党员家庭的新房修建得整洁大气,有电有水有气,还有娱乐休闲设施,交通又便利,确实不错。”聂傅义说,自那以后,村民都支持新村建设。

万泽祥还让村民参与新村建设全过程。“新村建设的每个环节,村民代表都监督,有问题就说,有建议就提,相当于是按自己的想法建设新村。”

万泽祥培养起来的龙华村村支书刘本建说,他从万泽祥身上学到了一个“法宝”:真心为百姓办实事,群众就会支持。

新闻推荐

谢平芬带着亡夫家人出嫁

□王真容特约通讯员曾佐然看过电视剧《带着婆婆嫁》的人,都被其中的故事情节打动。在泸县奇峰镇渔庆村发生了比电视剧中更感人的故事:本该由前夫家兄弟赡养的婆婆、照顾的二哥,却由村民谢平芬带着再...

泸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