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民工住进公租房 打工地有了家

四川农村日报 2015-01-19 00:31 大字

张勤(右一)入住公租房后很开心。

□周超文 简放鹏 文/图

“我家要是离上班地方不远就安逸了。”多少年来,这是许多农民工的愿望。农民工作为地方建设劳动力大军的组成部分,由于条件限制,其住房困难问题日益突出。对此,泸县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为部分农民工提供公租房,改善其居住条件。

“一直住下去就好了”

“没想到,我能够住进楼房。”1月15日,笔者一走进余占奎的新家,余占奎如是说。

余占奎今年65岁,是泸县玉蟾街道代桥村十组村民,老家的土墙房子在2005年就垮塌了。后来,余占奎到泸县县城打工,在城管局环卫所从事清洁工作,一家人住在地下室。虽然房租便宜,每个月60元,但居住条件差。“地下室门口是亮的,里面是黑的,白天都需要开灯才能看得见。”余占奎说,更糟的是,地下室有一半的地方不能放置衣物,否则会生霉。

去年,余占奎听说农民工可租公租房,便去申请。11月15日,余占奎夫妇和孙子搬进了两室一厅的公租房,建筑面积近60平方米。

余占奎告诉笔者:“公租房地板砖安装好了的,墙壁粉刷了的,还有橱柜,水电气网络电视五通,搬进来就可以住,一点都不费心。”

更让余占奎满意的,是出入方便和房租便宜。公租房位于泸县高速公路连接线附近,步行10多分钟,就可到泸县闹市区。“这里每个月房租300元,物管费24元,外面租个单间都要200元,公租房要是能够一直住下去就好了。”余占奎说。

“不再风里来雨里去了”

张勤是泸县得胜镇上顶山村一组村民,在泸县县城的新康艺彩印厂打工。

为了节省费用,张勤每天骑电动车上下班,往返需要2个小时。上班路途远,张勤早晨5点起床,下班后又在夜色中赶回家,可谓“两头见黑”。

有时,出门没下雨,路上下雨了。雨水把张勤一身衣服打湿了,加之坐在电动车上风大,风一直吹,冷得人打抖。这风雨交加的上班路,让张勤颇感心酸。

去年11月1日,公租房让上述情况得到了改变。“我拿到钥匙,就搬进来住了。”张勤说,现在步行15分钟就可到上班地点。有了公租房,张勤的作息时间也变化了,早晨7点钟起床,可以多睡2个小时了。上下班“两头见黑”,变成了“两头见亮”。

“听说我这个房子在外面租的话,需要六七百元。小区有门卫把守,有物业公司管理,住起放心。更重要的是,上班方便了,不再风里来雨里去了。”张勤笑着说。

入住公租房也有一定条件

据泸县住房保障中心工作人员梁小燕介绍,住进公租房的农民工,须是农村户口,在城里没有房子,提供一年以上的打工证明。每年4至6月,有这方面需求的农民工可向住房保障中心提出申请。中心已与房监所、公安局、人社局等部门联网,可以查到户口、住房、社保等相关情况。中心与农民工签订租住公租房合同后,农民工就可以入住了。

目前,泸县有202户农民工搬进了公租房。一户一两人居住近50平方米的公租房;3人以上居住近60平方米。

农民工住进公租房,并不意味着能够一直住下去。梁小燕说,如果农民工出现了购房情况,将取消其入住公租房的资格。住进公租房的农民工一家人,一个月的稳定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房租每平方米5元;3000元以上的,房租每平方米为7元。

对于住进公租房的农民工,其购买高档商品也有相应的要求。如购买了价值10万元的小车,将取消其入住资格。而对于卖凉粉、凉面、馒头、黄粑,“拉板板车”、“擦皮鞋”农民工,因到处流动,很难提交用工单位的用工证明。曾考虑过用纳税单据佐证,但这些小商小贩收入低,不纳税,佐证这个办法不能实施了。对于这些群体难以入住公租房,泸县目前正在研究相应的解决办法。

新闻推荐

一个水稻合作社的“双抢”账本

合作社集中防治水稻病虫害。□李江树特约通讯员曾佐然文/图5月5日,泸县雅龙水稻专业合作社的粮食基地,一派繁忙景象,10多个村民正在防治一代螟虫。“抓紧晴好天气防治,一定要按剂量来配兑,不留死角...

泸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