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手无脚 她坚守讲台12年

达州新报 2020-12-11 00:46 大字

没有双手,也没有双脚,你能想象这样的人生吗?在四川泸州,有一位“梅子老师",她用坚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支撑着残缺的身体,在讲台上教书育人。

“梅子老师"真名杜宣梅,幼时因病失去了双手双脚。上学期间,她遇到了很多热心的老师,要上洗手间,女老师就背着她去,也有老师经常给她补课、鼓励她要上进……这些暖心举动让“教师梦"在她心里扎了根。毕业后她走上讲台,一站就是12年。

没有双手双脚

坚守讲台12年

“梅子老师"是泸州市合江县人民小学的英语老师,负责教四年级五个班200多名学生,今年已是她从事教师行业的第12个年头。2岁那年,一场重病导致她失去了双手双脚。

没有双手,杜宣梅就用残肢夹着粉笔在黑板上板书,她要求学生们举起手指在空中比划,和她一起拼写单词,“因为我板书有点慢,怕孩子们注意力不集中,这样能加深印象。"

没有双脚,杜宣梅就用假肢把身体硬扛起来,再用腿部的力量去挪动假肢,在教室里来回走动,看孩子们学习,“不走来走去的话课堂效率不好,我宁愿自己辛苦一些,也要尽量照顾好每个孩子。"

杜宣梅说,虽然自己很不幸,身体上有残缺,但学生们一直带给她感动,这让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我很多时候是被孩子感动了,他们很情愿,很主动地抢着帮我做事情,我还有什么理由辜负他们呢?"

杜宣梅还会随身携带一把用透明胶缠起的戒尺,上课时需要用双臂夹着戒尺,指着黑板上的英语单词教学生们朗读。这也是杜宣梅上课时,除了书本教材以外必备的物品。这样的戒尺,杜宣梅已经用坏了2把。

好老师让她决心当“好老师"

每天一早,穿假肢、穿衣、洗漱、化妆等一系列动作,杜宣梅早已轻车熟路,几乎不需要家人帮忙,唯有一些需要用到手掌的事情,如梳头发,则需要妈妈帮忙完成。

在杜宣梅的双臂上,有一层厚厚的茧,这些茧,都是她30多年来吃饭、干活、练字、备课等留下来的印记。“每个月都要定期修剪一下手臂上和腿部上的茧,厚茧会影响写字和走路。"杜宣梅说,即使没有手掌和脚掌,很多事情也还是可以自己完成的。

母亲回忆起杜宣梅2岁时的患病情景,泪水就止不住往外流,“孩子2岁那年生病,导致双手掌、脚掌溃烂,最后失去了手掌脚掌。"

到了上学年纪,杜宣梅每天看着别人家的小孩活蹦乱跳去上学,心里属实羡慕。“没手没脚,字都不会写怎么上学?"母亲当时这么回应女儿,她担心没有学校肯收女儿,会让女儿难过,不想让孩子再受委屈。

为了说服家里人让她去上学,杜宣梅每天用隔壁邻居家哥哥从学校带回来的粉笔,在自家泥墙上、地上练写字,有时候衣服和裤子都不知要磨破多少个洞,杜宣梅坚信,只要学会写字,妈妈就会让自己去上学。

“8岁那年,邻居有个阿姨是村里学校的老师,她主动向妈妈提出说愿意收我到学校上学,妈妈也知道我会写字了,才肯让我进学校上课。"杜宣梅说。

读书后,杜宣梅在小学、初中、高中都遇到很多好老师,有的为自己补课,有的会在课后关心自己。“高一分班时,所有同学都被分配到各个班级,只有我被剩下,没有老师愿意收,最后是我高一时的班主任主动说要我进她的班。"杜宣梅说,这个事情,是高中毕业后班主任才告诉自己,之前一直都未让她知道这件事。

自那以后,想当一名老师的心愿,从此在杜宣梅心中埋下深根。

用教学成绩证明自己是好老师

靠着自己努力,2008年从江西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的杜宣梅参加了合江县教师资格考试,后被分到榕山村小任教。

杜宣梅任教到岗的第一天,担任了学校6年级的数学老师。“当时学生看到我第一眼就问‘你是我们的老师吗?你怎么没有手啊?’。"杜宣梅说,当时虽然心里不是滋味,但还是将自己因为生病导致残疾的事情告诉了孩子们。

在榕山村小任教2年时间里,杜宣梅所在班级每年平均成绩整体排名,都在全镇15个班中数一数二。“开家长会时,学生家长对自己的教学也挺认可的。"杜宣梅说。

2010年,杜宣梅由于身体情况特殊,向相关部门书写情况说明,希望可以调到镇上的学校,了解情况后,县上出于对特殊群体的照顾,将她从榕山村小调到榕山镇中心校。

“学校当时考虑到身体原因,出于担心,便直接安排我到图书管理室工作。"杜宣梅说,在图书管理室工作了2年,这期间也有向学校递交申请,希望可以重回课堂,但被驳回。

直到2012年,学校有任教老师的名额,得知情况后的杜宣梅再次抓住机会,向学校递交申请,并称自己肯定可以胜任。这次,学校终于将杜宣梅从图书管理室调回到老师的岗位。

这一次岗位调整,杜宣梅的身份转换到一年级语文老师。此前只教过数学的她,第一次当语文老师,为了能让自己尽快投入到工作中去,杜宣梅学着在网上找资料,找课件学习、备课,并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我就想通过努力展示给别人看,证明自己可以做到。"杜宣梅说,这次语文老师当了近4年,当时所在班级的平均成绩在全镇也是排名靠前。

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县人民小学任教

2018年,为追求更好的职业生涯,杜宣梅选择参加合江县城区考调,进入到合江县人民小学当老师。“那次考试,我是以第一名成绩考进这所学校的。"杜宣梅回忆,在学校开学第一天,她主动召集家长开家长会,“我在家长会上对自己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将多年从教经验的成绩告知了家长们,他们也都比较理解和支持我。"

每周一到周五,担任5个班,200多名学生的英语老师的杜宣梅,很享受每天的上课时光。

“杜老师每次写板书很吃力,手臂只能够着黑板中间那里,但杜老师写板书很清楚,平时考试的错题都会集中起来讲解,还会教大家唱英语课,喜欢这位杜老师。"四年级九班学生任煜霏说。

同事谭露老师眼里,杜宣梅与其他老师一样承担着相同的教学压力,但从未听到一句抱怨,“她带的班级学生成绩都不错,学校上公开课时,她总会提前2-3周开始准备,埋头干活,很能吃苦。"

杜宣梅说:“我一直都觉得,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好,别人能做的事,我也可以把它做好。" (央视)

新闻推荐

川渝开启交通运输“跨界+联合”执法

川渝开启交通运输“跨界+联合”执法创新□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高杲王眉灵“这里到泸渝高速只有几公里,以前一旦涉嫌违法...

合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合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