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学生搬砖不要大惊小怪 劳动引以为荣

华西都市报 2014-10-16 12:16 大字

10月13日,泸州合江县先市镇新殿小学,校门口堆放着一堆施工用的砖头,很多小学生把砖头往学校搬。这个场景被网友披露,引来各方的议论和舆论的关注。有人认为,让学生做如此“免费劳力”不恰当;也有人认为,让学生参加义务劳动有必要。(本报昨日今日连续报道)

没有想到,一条小学生搬砖的新闻,会在网络引起不断的反响与争论。

没有想到,在腾讯大成网发起的调查中,7000多名网友中有80%的人支持。

支持者中有批判:小皇帝小公主成天在网上晒自拍晒合影晒奢侈品炫富,男孩越来越多变成娘娘腔,女孩越来越多变成拜金妹,因为他们从小就养成了不付出只享受,不劳而获的“好”思想。支持者中有愤慨:扭曲教育制度下产生的扭曲意识形态,搬砖怎么了?

对于长在农村、接触过农村的人来说,劳动只是一种“习以为常”,一种生存的法则,不劳动无以为食。即使在学校,“70后”“80后”也接受过诸多劳动教育,那时的课程表上都有专门的劳动课。集体劳动,更像是一种乐趣,团队协作、小组竞争,劳动就是同学间的互相帮助,就是锻炼意志力的最好手段。

一旦远离农村,涌进城市,劳动就渐渐成为抽象事物。成人世界里只有网络、手机、各种娱乐,儿童世界里跟随大人的节奏,喜欢电视、沉迷游戏,连基本的体育锻炼都要硬性要求。如今的孩子,体质下滑是不争的事实,军训站几分钟怕就得晕。因为劳动的概念被淡化,劳动渐渐成为“稀罕事”,所以,小学生搬砖就有人“拍砖”,大惊小怪:哎呀呀,孩子磨破皮、受伤了怎么办?

“00”后,是未来的黄金一代,他们的人生该如何塑造?最近比较火的《爸爸去哪儿》能给我们一些反思。在奶爸版的“荒岛求生”中,爸爸们找食材、做饭、卖水果时显得笨拙、出丑,但这也是自食其力,是集体劳动,就是告诉孩子们要团队协作,学会沟通,提升意志力。

劳动光荣,这个词最早源于意大利思想家托马斯.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在他的眼里,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一个光明的国度。不同的时代,“劳动”被赋予过不同的意义。劳动不仅使人建立对自己的理智力量的信心,也能唤起创造力。如果我们视勤劳为愚蠢,视俭朴为穷酸,把不劳而获当作尊贵,把穷奢极欲当作荣耀,那就是时代倒退,文明倒退。□蒲康林

新闻推荐

突涨 13 元 居民吐槽电损费太高

近日,合江县利城半岛的居民杨先生称,本月起,他的电损费(送电过程中,因线路、变压器等设备本身带有电阻产生的损耗)就涨到了28元,比之前将近翻了一倍。为此,杨先生查阅了小区的用电损耗,竟达到了28...

合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合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