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民演艺舞上央视“泸县范本”全国推广

华西都市报 2014-12-09 19:15 大字

泸县有包括张德高在内的一批极具特色的演员

央视记者在泸县蹲点采访农民演艺

文艺表演活力十足

泸县农民演艺团队在乡镇演出

“不走进泸县的农村演出市场,你就无法体会到其巨大潜力。不走近泸县的每一个农民演艺团队,你就无法体会到这些草根艺人的朴实、坚韧和执着。”在泸县搞得风生水起的农民演艺网,“舞”上央视,向全国推广。

这张由政府发起,农民承担主力的演艺网,不仅创新了一种“政府买单、百姓受益、演艺中心得实惠”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还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走出了一条“文化乐民”、“文化富民”、实现“文化惠民”目标的新路径。探索之路

一张网拉动公共文化服务

泸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外出务工的人挣了钱回家,喜欢以请人搭台演出的方式来操办家中的大事,由此催生了一大批民间演出团体。“农忙时扛锄头,农闲时搭台表演。”挣钱、农活两不误,成为泸县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

2009年,泸县文体广电局实施品牌打造、抱团发展战略,整合活跃在农村的86支农民演艺团队,通过“设立演艺龙头、整合演艺资源、提升演艺质量、建立演艺保障”的运作模式,创新性地成立了全国首家农村演艺中心——四川龙城农民演艺中心,形成了以“培训辅导、文艺创作、演出管理、信息反馈”为主的四条工作网络,并设立泸县农民演艺服务中心、站、点 270个,形成了“县有农民演艺中心、镇有农民演艺服务站、村有农民演艺服务点”的“农民演艺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

依托这张网,泸县通过政府搭建的“112”工程、“农民演艺大舞台”等公益性文化平台,开展了辐射泸县各镇、村、社、机关、学校和企业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形成了“政府买单、百姓受益、演艺中心得实惠”这一独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据统计,近几年来,演艺中心平均每年演出达到1.6万场,观众达2000多万人次,在泸县乃至整个西南成为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公益演出政府买单、商业演出市场运作,这种“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则让泸县农民演艺网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泸县农民演艺网紧紧抓住政府部门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契机,坚持政府主导、公益为先和载体创新,在推动全县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中不断发展壮大。”泸县文体广电局局长游书勇说。唱响之路

央视关注向全国推广“泸县模式”

自从作为全国首家农村演艺中心的泸县农民演艺中心成立起,泸县农民演艺就一直是媒体的关注焦点。早在2009年11月,央视军事农业频道就在“聚焦三农”栏目中播出了一期《草根文艺如何生根》,之后,中国文化报、四川日报等主流媒体一直长期关注泸县农民演艺。2013年5月,火爆的泸县农民演艺再次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的注意,6月初,央视新闻频道“走基层”栏目记者在泸县蹲点采访农民演艺10余天,并在7月连续播出5期《走基层·泸县农民演艺网蹲点日记》,开泸州建市以来在中央媒体正面宣传持续时间最长、报道最深入的先河。

在8天的采访中,央视记者深入到宏亮歌舞团、心连心文工团采访、拍摄演员们平时的排练生活;跟踪心连心文工团、长红歌舞团到隆昌县李市镇、合江县榕山镇等地拍摄团队演出场景;拍摄泸县政府举办的培训、公益演出等;着重采访了部分团队负责人、泸县文体广电局负责人。并在这一过程中挖掘出了陶玉鸿、金豹、苟峰等感人故事。

在采访之前,央视记者张洁曾以为“泸县农村在生日寿辰上请演出,也许更多的是源于相互攀比”,“深入了解后,我们发现,几乎在每场演出的背后,都有着感人的亲情故事;有着外出打工的人们对家乡亲人的感激和惦念;有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这也成为泸县农民演艺得以迅猛发展的深厚土壤。”张洁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道,“这是我在全国走了这么多地方,从来没见过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我认为农民演艺的模式也是值得在全国推广的”。

这5期“走基层·泸县农民演艺网蹲点日记”纪录片中,央视记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全新的观点,对“泸县农民演艺网”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全方位、深层次宣传报道,生动展现了泸县农民演艺团队、演艺人员的生存现状,深刻阐述了泸县农民演艺发展、繁荣的原因,向全国亿万观众呈现了发生在泸县1500多平方公里和广袤西南大地上的“文化奇迹”。繁荣之路

打造农民演艺品牌惠泽千万家

作为泸县农民演艺领军人物的张德高自2006年首次登上央视春晚以来,逐步成为央视“笑星大联盟”、“我爱满堂彩”等娱乐节目的常客。而在泸县农民演艺的演员阵容中,张德高绝不是一枝独秀。用“大红大紫”、“热得发烫”来形容另一名近期夺得上海东方卫视“妈妈咪呀”冠军的舞蹈演员黄跃蓉,完全不为过。黄跃蓉一手把肚脐眼置于钢管顶端,快速转动钢管,而她还在上面唱歌的绝活,让她轻松拿到了“妈妈咪呀”的冠军,还意外地入选国家钢管舞队。在泸县的农民演员中,除了张德高、黄跃蓉这样的“田坎明星”,还有很多极具个性、极具特色的演员。泸县演艺规模逐渐变大,市场发展不断扩大,围绕演艺形成的演出道具、服装、场地、舞台、灯光等租赁服务也正在形成一条巨大的产业链。 据2012年统计显示,泸县农民演艺团队数量从最初的86支增加到97支,演员人数从近2000人增加到3000余人,年演出收入从4000多万元增长到8000多万元,演出足迹遍及川、滇、黔、渝,每年观众达2000多万人次。

在泸县农民演艺网这出文化民生大戏中,品牌打造是泸县农民演艺网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在这个过程中,泸县通过“注册登记,资质认定”、“评级创牌,形成龙头”、“打造明星,打造精品”这“三步曲”对演出队伍和节目进行整合、打造、提高,把一些节目质量低劣,不受市场欢迎的团队和节目淘汰出局,成功打造了深受老百姓喜爱的“歌星”、“笑星”和精品节目,增强了农民演艺的生命力和服务能力,品牌效应日渐明显。与此同时,泸县还通过政府买单免费培训的策略,通过与专业院校合作、聘请专家指导等方式促进泸县农民演艺表演艺术的提高,强制演出队伍提升演出质量,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泸县农民演艺网的每一次载体创新,都带来一次质量的提升,掀起一次演艺事业的高潮,不仅对全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起到示范作用,也为新形势下全省乃至全国的国有演艺团体改革、活跃演出市场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苏鹏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王正元(泸县文体广电局供图)

新闻推荐

加快步伐 探索新型城镇化路子

2014年,内江市召开了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会、全市重点小城镇建设推进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重点小城镇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把重点小城镇建设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依托、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

合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